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繁衍 >> 我养的观赏鱼死了,怎么办从11方面排查原
鱼友们好,我是玩了十多年鱼的江南养鱼人。
我养的观赏鱼死了,怎么回事?
自从我和鱼友们分享养鱼经验之后,这个问题是我最常被问到的。
我完全能够理解鱼友们的心情,但是,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办法三言两语回答。这就好像一位病人跑到医生面前,说:“医生,我生病了,该吃什么药?”医生听到这位病人的话,必然是一脸迷惑。
鱼死了,这其中的原因有千千万万种,我没有办法了解你究竟是怎么养鱼的,所以不可能知道死鱼的原因。但是,这个问题是新手鱼友们切切实实会遇到的问题,所以,今天我就为鱼友们盘点一下:鱼出现问题了,究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排查原因,以及应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死鱼原因之1:养鱼之前没有养水
关于“养水”的话题,我在之前的文章和视频中已经有过非常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了,需要了解的鱼友自行翻看一下。简单地说,养水,就是培养硝化细菌,给鱼缸建立硝化系统,以此来去除水中的有毒物质,营造一个适宜鱼生存的环境。开缸养水的具体步骤,我之前也讲过了,这里就不啰嗦了。
补救措施:
如果你已经买了鱼,没有养水,那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少喂食甚至停食,减少水中有毒物质产生的源头;
2、勤换水,通过换水稀释水中的有毒物质,新水必须困一天以上,每次换水量不超过鱼缸总水量的三分之一;
3、放一个气泵增氧,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加速硝化系统的建立;
4、如果有老缸,可以匀一部分滤材到新缸的过滤中,加速建立硝化系统。
死鱼原因之2: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超高
这一点和第一点有关联,新手养鱼人把鱼买回家,往鱼缸里养着,给鱼喂食,过个两三天,鱼就开始出现问题,虽然鱼缸中的并不浑浊,但是因为细菌转化鱼粪和残饵的过程中,生成了氨氮和亚硝酸盐,这两种东西是有毒的,而且没有颜色,新手鱼友不了解它们的存在,所以就纳闷为什么鱼会死。氨氮和亚硝酸盐需要通过硝化系统进行转化,鱼缸中硝化系统没有建立起来,水中的有毒物质浓度自然高。
补救措施:
和第一条相同。补充:
1、鱼缸中有鱼便,及时清理出来。
2、为鱼缸配置合适的过滤设备,关于过滤设备,我在之前的文章和视频都有详细讲解,需要了解的自行观看;
3、水泵要一直开着,不要开开停停。
死鱼原因之3:新鱼入缸时没有过温过水
无论鱼是从水族店还是从网上买回来的,它们所生存的水的水温和水质都和鱼缸不同,甚至相差很大。环境的改变会造成鱼的应激反应,轻则趴缸、生病,重则当场暴毙。为了让鱼适应新的环境,先不用着急放鱼,而是连同包装袋一起放入鱼缸中,静置半小时以上,然后在打开包装袋,将鱼缸中的水缓慢、少量地往包装袋中兑,多兑几次,让鱼缓慢地适应新水质,完成这些操作之后,再将鱼放入鱼缸中。
补救措施:
如果没有过温过水,鱼直接放入水中,如果温度和水质差异不大,鱼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鱼出现趴缸、失鳔、翻肚等现象,最好放一个气泵增氧,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不要喂食,期待它们能够缓过来。
死鱼原因之4:水泵流量太大
鱼被活活累死,这事是千真万确的。很多新手鱼友认为水泵的瓦数越高,水流越强,就越有利于培养硝化细菌,还认为大流量能够将水中的鱼便和残饵吸走,这样就看不到脏东西了。殊不知,水泵的流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流量过大,反而害处很大,不仅不利于培养,还得鱼缸内的鱼得不到休息,活活累死。
补救措施:
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水泵,我在之前的视频中也有过详细的分享,简单地说,就是流量在鱼缸总水量的3到5倍就可以了,另外,还要了解你所饲养的观赏鱼的品种,喜欢静水的鱼,流量可以取最小值,喜欢刺激水流的鱼,可以取最大值。
死鱼原因之5:乱下药
新手鱼友一旦发现鱼出现问题了,急忙对照网上的照片,诊断鱼病,然后买药、下药,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呢,鱼还是没有挽救回来。是药三分毒,新手鱼友往往因为用药方法不得当,活活把鱼给折腾死了。绝大多数鱼病,还是水质不好所导致的,鱼病一旦发生,首当其冲的不是治疗,而是调整水质。新手养鱼,重在预防鱼病的发生。
补救措施:
鱼生病了,首先把病鱼隔离出来,隔离箱里放一个气泵,鱼缸要加大换水频率,清洗过滤棉,少喂食。被隔离出来的病鱼要停食,在隔离箱内放一个气泵增氧,再准确判断生了什么病,对症下药。关于鱼病的预防和治疗,我之前专门拍了2期视频,鱼友们想了解的可以到这里观看。
死鱼原因之6:胡乱混养导致鱼打斗受伤或死亡
很多新手鱼友见到好看的鱼就想买,结果导致鱼缸里各种鱼都有,热带鱼和冷水鱼、大鱼和小鱼、杂食类的鱼和吃荤的鱼、胆小的鱼和凶猛的鱼,都混在一个鱼缸里,鱼缸里鱼被吃或被咬伤的惨剧接连上演。鱼就算没有因为打斗和追咬而死亡,但是鱼体受伤之后,非常容易患上水霉病,对鱼的健康非常不利。另外新手鱼友认为有些鱼、虾、螺丝、河蚌可以吃鱼粪,所以就拿到鱼缸里混养,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鱼喜欢吃鱼粪,最多会把鱼粪啄碎,这些鱼虾螺蚌本身极可能带有大量寄生虫,引起鱼的内寄、外寄和肠炎,非常不适合和观赏鱼混养。关于混养,请看我之前的分享视频。
补救措施:
如果你已经错误地混养了,又不想分缸,那么可以买一块亚克力的隔离板,将凶猛的鱼隔离出来。
死鱼原因之7:错误使用杀菌灯
很多新手认为,只要将鱼缸里的细菌杀死掉,就没有什么可以危害鱼的健康了,所以在鱼缸或者过滤里面添加杀菌灯。事实上,这是鱼友新手鱼友因为不懂而交的智商税。细菌是鱼缸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细菌的作用,鱼缸内的有害物质没有办法完成转化和循环,细化细菌也是一种细菌,杀菌灯不会区分有害菌和有益菌,何况,有害还是有益,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关键是通过建立硝化系统,维持各种细菌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的生态。
补救措施:
杀菌灯有没有必要添加?我认为在鱼缸过滤系统完善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添加,我养鱼十多年,没有至今没有给鱼缸配备过杀菌灯。如果你不放心,那么建议将杀菌灯放在过滤设备中的清水仓或者沉淀仓,千万不能让杀菌灯直接照在生化滤材上,杀菌灯照到生化滤材上,就会杀死硝化细菌,硝化系统始终无法建立起来。另外,杀菌灯不用全天开,每天开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死鱼原因之8:升温或降温太猛
有些鱼病,是需要升温来治疗或者配合治疗的,升温的好处很多,可以直接杀死致病菌,比如白点病,就可以单纯依靠升温来治疗。升温还有助于提高鱼的自愈能力,促进鱼的代谢和消化功能,升温也有助于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但是升温不宜过快,不能弄一根加热棒,温度直接设定到30摄氏度,然后往鱼缸里一放。水温短时间内骤然升高,鱼一定会产生应激反应,而且水温短时间内升高,水中的有毒物质浓度也会增加,所以在升温之前需要换水。
补救措施:
升温、降温都需要慢慢来。升温每天升2至5摄氏度,降温每天降2摄氏度,这样的操作才比较安全。
死鱼原因之9:水泵把鱼吸进了进水口
这种情况我就遇到过很多次,也因此损失过几条鱼。很多水泵的进水口没有保护套,一些体弱或体型较小、或者喜欢钻洞的鱼和鳅类,很容易进入水泵的进水口。我之前有两条水泡,眼睛也被水泵给吸坏了。还有一条花鳅,钻进了进水口,也挂掉了,还有两条小的金鱼,直接被吸进水泵里面了。这些都是惨痛教训。
补救措施:
可以在水泵进水口套一个不锈钢或者是孔隙较粗的生化棉套子,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死鱼原因之10:鱼缸中放置了释放有毒物质的造景素材
塑料假水草、树脂的造景素材等这些东西,放在鱼缸里,会向水中释放有毒物质,还可能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也会划伤鱼体,增加鱼病感染的风险。新手养鱼,最好裸缸养,或者使用沙石这些简单的素材。过滤设备中也不需要添加各种功能性的滤材,只要孔隙多、可以培养硝化细菌就可以了。
补救措施:
拿掉不必要的造景素材,定期清理底砂,如果有吸管的话,最好在换水时用吸管把鱼便和残饵抽出鱼缸,减轻硝化系统的负担。
死鱼原因之11:清洗全部的生化滤材
物理滤材需要经常清洗,因为物理滤材承担着阻挡有机物的功能,鱼缸中的鱼便和残饵大部分被水泵抽到物理滤材上,被阻挡在上面了,如果有机物积累太多,没有及时清洗,既污染水质,又容易堵塞水流,有机物渗透到生化滤材上,还会污染生化滤材,导致生化滤材上无法附着硝化细菌。所以,物理滤材要经常清洗。
但是,生化滤材没有必要清洗,因为生化滤材不脏,更重要的原因是,生化滤材上寄生了硝化细菌,一旦清洗它们,就会造成硝化细菌的大量损耗。全部清洗必然造成硝化系统的奔溃,水质就会在短时间内败坏。
补救措施:
生化滤材通常可以保持两年以上不用清洗,就算实在太脏了,需要清洗,也是分批次清洗,不能一下子全部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