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繁衍 >> 十五种淡水观赏鱼的寄生虫病与虫体图片
大家好!我是三十一鱼生!图文很长,没有前言,直接正题。
一、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
小瓜虫感染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也被淡水白点病。是原生纤毛虫,通常呈球形,直径50um~1.0mm,短纤毛覆盖整个细胞表面。这些短纤毛让虫体能自由游动和滚动运动。马蹄形的大核是该生物的特征。
幼虫寄生在鱼的表皮或鳃上皮内,肉眼可见呈白点状。发育完成成虫后,脱落并自由游动2-6小时,之后它附着在合适的基质上,并在自身周围分泌保护膜形成包囊。在包囊内,产生多达个幼虫。这些幼虫必须在24小时内找到新的寄主,否则就会死亡。当发现鱼时,幼虫会穿透鱼的上皮细胞。进入宿主后,以宿主的细胞液和组织液为食,直至成熟脱落再形成包囊。,寿命周期与温度密切相关,10到14天,寄生虫最佳温度21°C-24°C。
最常见的感染症状是在鱼的鳍、身体和鳃上出现小白点。开始如果只有鳃被感染,会使得发现更困难,当鳃严重感染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鱼在严重感染时表现迟缓,在疾病早期会出现突然发作的飞速游动和蹭身体。
治疗手段很简单,升温至30度-33度,加快虫的生命周期,杀死热敏感的幼虫,并增强鱼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症状严重就下药吧,网上买白点灵、白点净之类(我个人喜欢用铜)。
彻底治疗通常很困难,因为这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上变化很大,而且包囊形式的寄生虫对药物治疗有抗性。紫外灯能减少螨虫数量。重新清洁鱼缸是彻底消灭寄生虫的唯一方法。为防止引入寄生虫,不购买似乎被寄生虫感染的鱼,并将新鱼隔离至少4周入缸。
二、斜管虫(Chilodonella)
斜管虫感染又被称为粘液病,斜管虫是一种椭圆形到心形的原生纤毛虫,长度为50到70um,具有粗颗粒细胞质和椭圆形大核。在细胞的后部存在凹陷。典型的是,有5到15条平行的纤毛沿着生物体的长度延伸,前端的纤毛更长,形成一簇。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寄生虫细胞口后面有一个可伸展的条纹口器。寄生虫在背腹侧变平,特征是在组织上前后移动,离开组织时呈吸气运动。生殖通过纵向裂变进行。
该疾病发作是急性形式,主要鳃受影响,表现为突然死亡,没有先兆。临床症状为体表形成苍白色或淡兰色的一层粘液层,呼吸困难、鳍夹紧、行动迟缓、体色苍白、鳃盖张开。可见皮肤碎片和黏液挂在鱼身上。具体诊断是通过观察感染鱼的皮肤与鳃的刮片进行镜检(建议大家可以备个小几百元单目光学显微镜自己诊断寄生虫病)。
治疗方法:ppm甲醛药浴20分钟、50ppm高锰酸钾药浴15分钟、治疗小瓜虫的药也可以用。斜管虫这种原生虫类,很多药都对它有效,但是目前又没有特效药。
三、车轮虫(Trichodina,Trichodonella,Tripartiella)
车轮虫是一种圆形、扁平的生物,从侧面看呈飞碟形。纤毛分布在寄生虫的周围,一个突出的齿环是其特征。尺寸变化很大,直径在15到μm之间。这些寄生虫非常活跃,在鱼的表面快速游动,并不断旋转。生殖是通过简单的裂变进行的。
在鱼的体表随处可见,偶尔也会在鱼的消化道和尿道中发现。寄生虫的运动和齿环刺激皮肤和鳃的上皮,产生炎症和增加粘液的产生,破坏皮肤组织。临床症状包括体表灰色黏液斑,嗜睡,呼吸窘迫,鳃和皮肤上有小点状出血。继发性细菌和真菌感染很常见。
具体诊断是镜检皮肤与鳃的刮片。虫体相比其它寄生虫较小,显微镜下放大倍才能看到其轮廓。车轮虫通常与水质差和有机物含量高的水有关。良好的卫生和水质管理往往可以防止这种寄生虫的暴发。
治疗方法: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还是0.15ppm的铜离子下到缸里持续一个星期,其它的方法感觉都不彻底,比如甲醛、高锰酸钾等。
四、舌杯虫(ScyphidiaandGlossatella)
舌杯虫为瓶状纤毛原生动物。有两排纤毛,一排在口器周围,另一排在寄生虫的中点。舌杯虫的口器周围有一排纤毛。它们附着在鱼的皮肤、鳃和鳍上。生殖是简单的纵向裂变。
这些寄生虫主要爆发在有机含量高的水中。因为它们可附生植物,所以它们可以远离鱼类,附着在鱼缸的基质上,并从水中摄取有机物。严重的感染会导致呼吸窘迫和皮肤刺激,产生过多的粘液。具体诊断是镜检皮肤与鳃的刮片,观察虫体形状种类及组织变化,舌杯虫常会与斜管虫、车轮虫等其它原虫混合感染。
治疗方法为:改善环境卫生和水质通常足以消除鱼缸中的寄生虫。药物治疗为甲醛与高锰酸钾、盐浴。
五、钟形虫(累枝虫)(ScyphidiaandGlossatella)
钟形虫是一种有柄、纤毛的原生动物,具有典型的带状大核。顶端有一排纤毛,用于吸收食物。生殖是通过纵向裂变进行的。
钟形虫是一种机会主义寄生虫,只有在有机物含量高的鱼缸中才有问题。这些生物在鱼身上呈白色、模糊的斑块状生长,与腐霉真菌生长非常相似。严重感染会伴随皮肤出血。鱼卵也可能感染这种寄生虫。猪鼻龟很容易长这种寄生虫。
具体诊断是镜检皮肤与鳃的刮片,观察虫体形状种类及组织变化。
治疗方法为改善卫生条件和水质是控制这种寄生虫的重要措施。可以用聚维酮碘擦拭感染区域。药物治疗为甲醛、高锰酸钾与盐浴。
六、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pyriformis)
这种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呈梨形,长约20μm,长有纵向的纤毛。有机体含有许多细胞质空泡,这些空泡通常隐藏细胞核,并随着方向的突然变化而迅速移动。生殖是通过简单的纵向裂变。
在鱼缸中,经常可以发现梨形四膜虫生活在腐烂的有机物中。它是鱼的一种机会性寄生虫,通常继发侵入伤口和细菌引起的病变。梨形四膜虫最常寄生孔雀鱼和其它胎生鱼。受感染的鱼通常昏昏欲睡,躺在鱼缸的底部。在鱼身上可以看到与皮肤坏死出血区混杂的白色斑块或条纹。鱼的眼睛周围有一种典型的白色边缘。寄生虫偶尔会全身侵入,并可在大脑、肾脏和其他器官中发现。
具体诊断需要镜检。
治疗方法为:改善水质与减少环境压力相结合。可以用聚维酮碘擦拭感染区域。药物治疗为盐浴、甲醛与高锰酸钾。
七、鱼波豆虫(Ichthyobodonecatrix)
鱼波豆虫是一种非常小的、有鞭毛的原生动物寄生虫,长度只有7到14um。从梨形到椭圆形,有四个鞭毛(两个长,两个短)。寄生虫有一个中央圆形细胞核,细胞质高度空泡化。它的后端固定在鱼的上皮细胞上。当脱离时,它以特有的、闪烁的S形运动移动。它附着在鱼身上繁殖是简单的纵向裂变。
鱼波豆虫附着在鱼的皮肤和鳃上。鱼往往昏昏欲睡,躺在水族馆的底部,或在水面上呼吸空气。蹭身子与鳍夹紧也是一个症状。由于粘液分泌增加,身体和鳃上可能出现蓝灰色薄膜,感染严重的鱼会出现发红和出血。慢性感染会发生厌食症和体重减轻。
鱼波豆虫对热很敏感,将水温提高到30°C将大大减少寄生虫数量。药物治疗为甲醛与高锰酸钾。下铜离子也有一定的效果。
八、六前鞭毛虫(Hexamita)
六前鞭毛虫是一种细长的梨形原生动物寄生虫,大小为10-5μm,有四对鞭毛。它的特点是有两个核和一个轴突,具有高度的运动性,以不稳定的运动运动。生殖是通过简单的纵向裂变。
这种寄生鞭毛虫是很多观赏鱼死亡的重要原因:神仙鱼、七彩神仙、慈鲷科、丝足鱼科、斗鱼和金鱼等。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厌食症、体重减轻和消瘦。暹罗斗鱼和丝足鱼通常有腹水。在慈鲷科中,与头部凹陷、溃烂的病变有关,被称为“头部空洞病”。
六前鞭毛虫还会导致慈鲷繁殖能力差、卵孵化能力降低、鱼苗发育不良和存活率低。死前诊断可以通过在粪便样本中发现高度活动的鞭毛虫。死后检查显示为粘膜性肠炎;肝肿大易碎,有黑色色素;脾脏肿大变色;胃穿孔并伴有腹膜炎和腹水。在胃肠粘膜、肝、脾、腹水和心脏的刮片中均可发现微生物。
应注意对慈鲷科新鱼进行隔离检查和感染后进行单独治疗。
治疗药物为:甲硝唑、二甲硝咪唑、异丙硝哒唑,舍得的花钱就买大白片治疗。
九、孢子虫(Sporozoans)
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球虫病在水族馆鱼类中并不常见,但在池塘养殖的鱼类中也可能出现。幼鱼最常受影响,临床症状包括消瘦、生长不良和黄色、流性腹泻。通过在粪便或肠粘膜刮片中看到典型的艾美耳球虫型卵囊,治疗方法包括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氧苄氨嘧啶或磺胺-甲氧苄氨嘧啶组合药物以及硝基呋喃酮。
孢子虫病在淡水鱼和咸水鱼中都很常见。孢子虫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是复杂的,目前尚不清楚。孢子虫寄生虫的感染性和最容易识别的形式是孢子。当宿主死亡或囊肿破裂时,孢子转为固定孢子并固定环境。新寄主摄入孢子后,孢子通过使用不含极性的极丝附着在寄主的肠上皮上。然后,孢子体以变形虫的形式出现,穿过肠上皮并通过血流到达感染部位。然后,变形虫进入细胞或细胞间隙,成为滋养体。寄生虫开始并继续分裂(裂殖)和融合(孢子发生),形成大量孢子,释放时具有传染性。由这些寄生虫繁殖形成的肿块具有破坏性,可使组织移位,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观赏鱼的两种最常见的孢子虫寄生虫是匹里虫属(Plistophora)和尾孢虫属(Plistophora):
1.匹里虫属是一种微孢子虫寄生虫,主要感染鲤鱼和其他鱼类的骨骼肌细胞。寄生虫在骨骼肌和肾细胞内繁殖,形成直径28~30μm的圆形泛孢子母细胞,含有许多孢子,孢子大小6-3μm,卵圆形,含有单极荚膜。
感染的第一个迹象是在鱼身上长出白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变得苍白。脊柱侧弯(卷曲)与肌肉退化,这导致游泳异常。鱼在患病后期会自我隔离,变得瘦弱。匹里虫属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为成孢细胞不断地破裂,并感染同一寄主。孢子通过受感染鱼的尿液传播,使其在封闭环境中迅速传播。
通过观察肌肉和肾脏组织切片中的特征性泛孢子母细胞进行诊断。这种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防止传播,应立即清除死鱼,以防止孢子释放和食入,并应经常吸底,以减少孢子浓度。应隔离临床感染的鱼类,或者由于感染组中多达25%的临床正常鱼类可能是亚临床携带者,因此销毁感染组中的所有鱼类并用消毒的水箱重新开始可能是有益的。
2.尾孢虫属是一种黏液孢子虫,感染鱼的皮肤、鳃、软骨和心脏的细胞间隙,形成巨大的白色包被团块。块状物含有许多椭圆形孢子,直径为5~10μm。孢子含有两个极性囊,孢子囊被抽出,形成长尾状附属物(类似精子)。如果鳃严重感染,可能会引起呼吸窘迫。诊断方法是做肿块的吉氏染色涂片,寻找特征性的孢子。这种病没有治疗方法。控制方法与匹里虫属相似。
十、卵圆鞭毛虫Amyloodinium(Oodinium)
卵圆鞭毛虫又名淀粉卵甲藻、天鹅绒(天鹅绒病),是淡水鱼和海鱼的寄生甲藻。营养体形式为卵形至梨形,通常在同一寄主上大小差异很大。其长度从15μm。其宽度可为15-70μ。细胞壁几丁质,无色素或呈黄色。寄生虫的窄端有一个漏斗形的细胞口,有机体通过该细胞口附着在宿主上,并从中发出胞质伪足或根瘤,穿透宿主的上皮。在细胞口附近常可见细长的红色柱头。细胞质呈泡沫状,有大量淀粉颗粒和单个卵形核。
淀粉卵甲藻滋养体成熟后,它从宿主分离并沉入鱼缸底部。在那里形成纤维素囊壁,细胞分裂开始,直到原始细胞壁内出现个子细胞(棕榈期)。子细胞长出鞭毛,从囊肿中脱出,成为自由游动的浮游幼体。这些浮游幼体再次定居在鱼缸底部,并进一步发展为传染性浮游幼体,再次成为自由游动。传染性的浮游幼体必须在24小时内找到鱼宿主,否则它们就会死亡。一旦附着到宿主,鞭毛消失,营养体形成。在一个封闭的鱼缸系统中,浮游幼体可以极高的浓度存在,以至于新寄生的鱼在引入后仅12小时内就被杀死。
这种寄生虫通常通过由无症状的载体鱼进入鱼缸。暴发通常发生在压力峰值期间。如果水质得到适当管理并且其他压力受到限制,鱼类获得对寄生虫的暂时免疫。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嗜睡、隐匿、闪烁、褪色和外观暗淡、聚集在表面附近以及不协调的快速运动。鱼通常呈现出黄色的灰尘外观,使它们看起来像天鹅绒(天鹅绒病)。该寄生虫喜欢附着于鳃上皮,但也附着于皮肤、眼睛、口腔和肠上皮。寄生虫的根状体具有组织溶解性,这使它们能够分解宿主组织并吸收它。当鳃上皮受损阻止正常呼吸和渗透调节时,就会发生死亡。通过在皮肤刮片和鳃镜检观察寄生虫的滋养体形式进行诊断。
在治疗的同时,应改善卫生和水质,消除压力。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下铜离子。
十一、寄生桡足类(ParasiticCopepods)
寄生桡足类是甲壳类动物,主要寄生于淡水鱼和海鱼的外表面。淡水鱼中最常见的寄生桡足类是鱼蚤(Argulus)和锚头鳋(Lernaea)。这两种寄生虫最常见于池塘养殖中。
鱼虱是一种大型寄生虫(长9至22毫米),当它在鱼的表面上游动时很容易被看到。它有一个扁平的碟状形状尖腿和两个看起来像眼睛的大吸盘。长喙通过鱼的表皮插入到下层组织中,那里释放一种溶细胞毒素,使组织液化以供进食。由此产生的溃疡易受细菌二次侵入的影响。严重的虫害甚至可以杀死非常大的鱼。如果只有少数寄生虫存在,可以用镊子将其清除,但严重感染可能需要在高锰酸钾中浸泡,并用有机磷酸盐处理,以杀死幼虫。(鱼体表寄生虫高清图片不能过审,这里修改删除了)
锚头鳋或锚虫长9至22毫米,有一个较大的、分支的头部区域,使寄生虫能够嵌入鱼的表皮。只有直直的身体和附着在鱼身上的卵囊突出可见。寄生虫附着造成的溃疡很容易被细菌或真菌病原体继发侵入。幼鱼或小鱼可以被这些寄生虫中的一小部分杀死。这些寄生虫可以人工从鱼身上清除,并用聚维酮碘擦洗产生的溃疡。
治疗方法:直接拔掉,伤口涂抗菌药聚维酮碘、四环素等。
十二、单殖吸虫(MonogeneticTrematodes)三代虫科和指环虫科
单殖吸虫是观赏鱼上常见的寄生虫。它们的长度为0.1至0.8mm。
具有前部吸盘,并具有后部固定器,固定器配备有中央放置的钩和周围的小钩。这些钩子会损坏鱼的表皮。
寄生于观赏鱼的两个主要的单遗传吸虫类是三代虫科和指环虫科。
三代虫在其前端有两个点,没有眼点;胎生,成年体内可见幼年吸虫;最常见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鳍上。
指环虫前端有四个眼点,是卵生的,最常见寄生在鱼的鳃上。单殖吸虫具有直接的生命周期,不需要中间宿主,这使它们能够在鱼缸中迅速繁殖到危险水平。
症状表现包括鱼活动增加、游泳不规律、闪烁和呼吸窘迫。鱼可能会褪色,黏液产生增加,皮肤和鳃上出现点状出血和溃疡。
具体诊断是皮肤和鳃刮片镜检确认。药物治疗为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和吡喹酮,一般用10-15ppm吡喹酮。
十三、复殖吸虫(DigeneticTrematodes)
许多种类的复殖吸虫可能感染鱼类。鱼类可能作为某些复殖吸虫的最终宿主,寄生虫最常见于肠道,或作为囊蚴的中间宿主。囊蚴几乎可以在任何组织中发现,并以黑色、白色或黄色的囊(幼虫)形式出现。严重感染可使组织移位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囊蚴可以从囊肿中分离出来进行鉴定。通过在粪便样本中发现特征性的虫卵,可以诊断为吸虫感染。
所有复殖吸虫都有间接的生命周期,需要一个或多个中间宿主,因此大多数复殖吸虫在鱼缸中是被限制不会感染鱼类的。蜗牛和其他软体动物不应与鱼类一起饲养在鱼缸中,因为它们可以作为一些复殖吸虫的中间宿主。囊蚴对大多数药物具有抗性。口服吡喹酮可有效治疗某些复殖吸虫。
复殖吸虫难治疗,可预防。观赏鱼患复殖吸虫病很少见,池塘养殖复殖吸虫病较多,如人蓄共患病:幼虫寄生鱼体成虫寄生人体。慎食生鱼片(如华枝睾吸虫)。
十四、绦虫病(Cestodes)
许多种类的绦虫偶尔出现在野生捕获和池塘养殖的观赏鱼中。鱼类可作为最终宿主,肠道中有成虫,或作为中间宿主,体腔中有胸膜尾蚴。
严重的侵扰可能会导致消瘦和虚弱,但大多数侵扰在鱼缸是自我限制的。应劝阻大家不要自行收集水蚤或蠕虫喂养,因为这些蠕虫可作为绦虫的中间宿主。通过在粪便样本中发现绦虫卵子或片段进行诊断。治疗用灭绦灵和吡喹酮。
十五、线虫类(nematodes)
许多种类的线虫可以在观赏鱼中发现。鱼类可以作为最终宿主(胃肠道、体腔或眼睛中),也可作为中间宿主(肌肉或其他组织中有幼虫线虫)。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消瘦和虚弱。鱼可能表现出腹部肿大,并且可以看到线虫从肛门突出。在骨骼肌中可以看到囊状幼虫。胃肠道中的成虫线虫可通过在粪便样本中发现虫卵进行诊断。
不要自己采集的水蚤、蚯蚓、蠕虫和水生昆虫喂食,因为它们可能是线虫的中间宿主。成虫线虫病的治疗包括甲苯达唑、康苯达唑、芬苯达唑和左旋咪唑,还有阿苯达挫(肠虫清)。
以上为淡水观赏鱼在鱼缸养殖中常出现的寄生虫,整理出来得费些功夫,望对大家有用,以备不时之需,并期待得到大家肯定的点赞推荐分享。
感谢阅读“三十一鱼生”的文章!提升养鱼理论知识请翻看我其它文章!
观赏鱼疾病的外部症状及其可能原因
鱼类疾病的19种行为迹象
世界上扁扁的鱼都有哪些
此文深讲养鱼困水原因、过程及除氯剂的便利性
#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