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繁衍 >> 丝路古港扬风帆潮美北海谱新篇
北海银滩
涠洲岛
北海老街。谭瑞 摄
月饼小镇
高德古镇
海上丝路文化遗址公园
“举办一个会,搞活一座城。”10月24日-26日,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北海举办,让这座滨海旅游名城备受瞩目。
北海,是北部湾畔的一颗明珠,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北海是中国首批 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天下 滩”银滩和“中国最美海岛”涠洲岛。北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宝贡品”合浦南珠,“岭南最长骑楼”北海老街。北海历史悠久,北海的古港被称为记载古丝路历史的“活化石”。
从多年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到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再到年成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开放的基因融入北海的血脉。“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引领北海发展赶超跨越,形成了现代、时尚、活力、文化多元并存的鲜明城市品格。
“千年古港涌新潮,珍珠故乡绽光芒”。近年来,北海在自治区 委、 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发展特色滨海旅游产业作为打造“向海经济”的重要抓手,朝着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 滨海旅游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行,走出了一条品牌引领、项目支撑、 策推动、全域发展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北海共接待游客1.89亿人次,年均增长16%;实现旅游消费.67亿元,年均增长21%。
1、城旅结合打造“最美滨海城市”
北海以举办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坚持城旅融合,以文化旅游发展赋能城市更新建设,以先进的理念、超前的眼光、 的标准,把北海建设成为一座独具个性、美丽舒适、生态宜居、充满魅力的湾区城市。如今的北海,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
滨海城市建设与旅游景观营造结合。实施银滩改造提升工程,大手笔开展银滩中区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改造提升“潮”雕,重建潮雕广场,建设银滩潮街,新修建银滩、海滩、罗马广场3个景区大门,一个气势恢宏、脱胎换骨的新银滩呈现在游客面前;建设“ 金北岸”景观带,将城市建筑与海岸景观融合,打造成观赏晚霞、落日的打卡景点,以及商业、休闲的全新活力地带;打造北海建筑天际线,形成“滨海低、中间高、中心突出”的城市整体高度格局,让城市天际线错落有序、富有韵律;按照“一树一花一文化”的模式,建设一批彰显亚热带植被生态和北海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观大道;深挖资源特色和文化底蕴,建设覆盖全市的雕塑小品,打造雕塑之城。如今,北海形成历史文化、海洋生态、城市建筑、滨海风光高度融合的城市风貌,获评“最美滨海城市”“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与生态康养旅游结合。持续推进海岛及海域岸线修复,组织实施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工程、冯家江生态整治改造工程,实现“天蓝、水清、岸绿、滩净、岛靓、湾美”。沿着城区半岛海岸线,北海打造从廉州湾新城—冠头岭—银滩—白龙湾,全长68公里的慢行系统和景观空间,直达充满滨海特色的“海岸目的地”。围绕滨海旅居、生态度假、休闲养生、运动保健、健康医疗、健康养老、健康食品等大健康模块打造国际化滨海康养基地,大力推进 江大健康新区等高质量的康养项目和康养产品,形成以海滩、海岛、湿地等为特色的“康养 ”品牌,北海斩获“中国避寒宜居地”等多项殊荣。
文明城市与文明旅游相结合。开展文明旅游企业评选活动,树立旅游行业标杆;制定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民宿管理立法工作,出台摩托艇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旅游营运市场;强化监管,对海鲜餐饮宰客“零容忍”,重拳打击非法海上游、黑车、黑社、黑导等行为。北海制作“文明旅游之歌”并登上国家文旅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