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

佛说严禁杀生,所以信徒放生动物,但为何放

发布时间:2023/2/20 18:39:54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有一次早上去公园散步,无意间听到湖边阵阵喧闹,放眼望过去,有百十人围在那里,旁边还停着几辆卡车。卡车边上是几个身穿袈裟的僧人,拿着功德簿在念,两边则是一群虔诚的佛教信徒在一边倾听。

只见僧人们念完功德簿后,卡车周围的几个工人立刻从卡车上搬下来大大小小数十个桶。里面装的都是人工养殖的成鱼。有常见的鲤鱼,还有鲶鱼和淡水鲈鱼等等。接着几个佛门弟子一边念经一边把鱼儿全部倒进了公园的湖里,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放生活动。

我凑过去看了看,多数鱼已经奄奄一息,倒在湖里后直接翻了白儿。第二天我再去公园的时候,岸边已经是臭气熏天,到处都是已经死去的鱼,看着死鱼,我陷入了沉思。

好心办坏事

关爱生灵是一件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事情,对于佛教来说,严禁杀生。而放生与杀生又是一对矛盾体,因此这些佛门弟子选择了放生,放生能让动物回归自然是一种善举,还具有教育大众的社会效益。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放生,而不考虑其它方面的影响,那么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可能会有人不喜欢这个观点,但我绝没有别出心裁、哗众取宠的意思。因为一些放生的行为存在着隐忧,如果不认真对待,有可能让我们良好的初衷变成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不良结果。所以想给上文的那种放生泼点冷水。

错误的放生地点=杀死动物

放生其实是一门相当专业的课程,放生并不是把动物们直接放归野外这么简单。放生要想取得良好生态效应的。在放生前,应该充分考虑种类、数量和时机,还要兼顾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在选择放生地点的时候,将动物放回原来的栖息地是最合理的做法,重获自由的动物对食物、天敌、环境条件和气候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它们能否存活和繁衍。

假如把从南方抓到的蛇类在北方释放,那么这些蛇在冬天会因为食物和温度的问题而冻饿致死。把从农田抓来的青蛙放到河中,它们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河水,会被河中的污染物毒死,或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因此,在决定将动物放生前,先要了解该种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然后考察放生地的自然环境是否适合它们的生存,随地、随意地将动物放生可能会导致它们全军覆没,等于变相杀死它们。

不能不考虑密度问题

选择好了合适的放生地点,不代表可以想放多少动物就放多少动物,就像上文所说的公园放生,小小的湖里怎么可能容纳数吨鱼呢?在放生时,放生密度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假如某个地区的食物只能养活20只猫头鹰,如果某个林业部门把收缴来的只猫头鹰都放在这个地区,那么最终这些猫头鹰都将面临被饿死的危险。甚至连原来土生土长的猫头鹰都要遭殃,这不仅达不到拯救动物的目的,还会破坏原生态物种。

放生别放出个生物入侵

很少有人在放生前会查证这些物种是否是本地物种,如果不是本地物种,将其放生很可能会使这些动物侵占当地动物的资源,甚至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秩序,在环境科学中,称之为有害物种入侵。

例如大名鼎鼎的清道夫,最开始是被当作观赏鱼来养的,后来流落到野外,并成功适应了我国南方的一些水域的新环境,并大量繁行。再加上清道夫会吞食水域中的鱼卵,严重的挤压的其它鱼类的生存空间,使得珠江流域的许多当地产的鱼类绝迹。

清道夫

还有一种美洲的鱼类名叫福鳄,它们最初也是以观赏鱼的身份引入国内,但是由于它们生长速度较快,动不动就得换鱼缸了,有些饲主图省事就直接把它们放到野外或者是水库中。由于这些外来鱼类几乎没有天敌,又是凶猛的食肉鱼,在南方,就有福鳄把一整个鱼塘的鱼全部吃掉的惨剧。

不要放生人工养殖的动物

有些长期或者从小被人圈养的动物已经部分失去野外生存能力,无法很好完成觅食和防御等必要的求生行为,这样的动物直接放到野外,生存下来的概率是很小的。

即使是像老虎那样的猛兽,或者是野马那样对恶劣环境忍耐力极强的食草动物,放生前如果在不进行长时间的适应性锻炼,很可能会无法适应野外环境而死亡。还有些爬行动物被当作宠物饲养,一些林业部门把它们收缴以后直接放生的话,它们几乎无法存活。正确的做法是把它们移交给当地的动物园爬虫馆

别让你的仁慈成为一个罪过

随着对各种生物的研究加深,林业部门以及动物保护组织越来越重视放生问题了,有关部门在放生动物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大部分放生动物都可以存活下来。同样,我们个人在选择放生动物的时候,更需要理智思考。

公园的这一次放生,不仅没有能拯救这些鱼类,还导致整个公园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湖水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死鱼在湖面堆积,湖水表层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脂,蚊虫和苍蝇有了良好的栖息地……

我们希望通过放生拯救生命,但是却残害了生命,无意间朝镜子望去的时候,发现镜中我们手中拿的不是佛珠与功德本,而是死神的镰刀,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作何感想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5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