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根治的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来源:经济日报今明两日,近千鹞子争奇斗艳,在上海市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约13万平方米的草坪上空,上演美丽绝伦的“空中芭蕾”。今晚,还有难得一见的夜光风筝比赛。“鹞飞鸢舞,好风凭借力;龙腾虎跃,直上九云霄。”10月12日上午,以“科创领航逐梦云间”为主题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风筝大赛正式启幕,江苏省、安徽省风筝队精英,正与长三角市区级风筝能手同场竞技,一较高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风筝大赛现场。姜辉辉韩佳怡摄长三角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缘同宗,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强大的“同城效应”,科创走廊则成为融合发展的“黏合剂”。来自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南通、盐城及如皋、常熟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金华、湖州市,安徽省的合肥、芜湖、宣城、铜陵、淮南市,上海市的浦东、松江、闵行、虹口、黄浦、金山、嘉定区,计15市、7区组成的27支风筝队,名运动员参与运动类、传统类、特色类三大类、13种项目竞赛。据悉,这是上海今年以来参赛队伍最多、设置赛项最齐、比赛规格最高的风筝赛。开幕式上,面国旗彩旗招展,巨大的空飘上赫然印着“庆华诞,国旗招展歌声荡漾;再出发,彩鸢凌云梦想放飞。”以鹞会友,上千名风筝爱好者观摩大赛,一段《精忠报国》武术表演淋漓酣畅,铿锵有力,一展强国雄风;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出众人肺腑之音。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务区腾出相当于20个足球场大中央绿地,供市民放风筝,’最佳放飞基地’花落商务区,可谓水到渠成。”大赛在主办单位松江区中山街道、区科创发展办公室、区体育局领导共同放飞巨型风筝后启幕。松江人自古爱放风筝,民谚有:“放了三年鹞,胜打一场醮。”为集聚人气、营造氛围,当天早上8点半不到,27只挂件类风筝首先升空。挂件风筝为“大杂烩”,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田里种的,飞禽、鱼类、走兽、蔬果应有尽有,虽属无骨软体,但抓人眼球。开幕式结束后,25条巨龙跃上天空,凛凛然龙骧虎步。龙是中华文明的图腾,也是中国的象征。龙行风筝比赛,是13项竞技比赛中的第一项,具有悠久的赛事历史。25条盘旋腾舞的巨龙皆由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繁复;龙行风筝赛要求腾飞平稳,夹角与地平线接近90°,对放飞技术是颇高的挑战。不少参赛运动员们前后左右,一拉一放,顺风而行,动作自如。现场风筝花样繁多。像盘鹰类风筝,可在空中盘旋飞行,变幻各种姿势,仿佛一只只“老鹰”相互追逐,又像一只只“鹰隼”上下翻飞;打斗类风筝极具观赏性,时而俯冲而下,时而扶摇直上,让人目不暇接。一只硕大的“滚地龙”,表面积达多平方米,重量达80公斤,升空需20多人协作;串类风筝以龙和蜈蚣居多,制作工艺复杂。参赛最长的达米以上,升空时蔚为壮观。今晚,26只夜光风筝将利用LED发光器,显示3D造型,营造“鱼儿在暮色中畅游,花儿在夜空中绽放,楼阁在黑夜中生辉”的诗情画意。据了解,中国风筝起源于春秋,盛行于唐宋,素称南鹞北鸢,南通与北京、天津、潍坊同属四大风筝产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江苏省风筝协会一位专家向记者讲解:“欣赏风筝,要看扎制、绘画、创新、放飞四大环节,缺一不可。明天南通板类风筝竞技,那是中国一绝。这种风筝往往制成多边形图案,上面装有大小不同的’口’’哨’,放飞天空,’哨’’口’齐吼,雷鸣九天,可让人既过眼瘾,又过足耳瘾。”国家级裁判、大赛总裁判长康卫东介绍,大赛特邀来自沪、苏、浙、皖的13位国家级裁判参与,另邀请8名地方裁判任裁判员。聊起本届大赛的特点,上海市风筝协会常务副会长、本届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李郁仙介绍,本次大赛形式丰富,运动类比赛中,有双人双线,双线团体和四线团体,运动类竞技自上世纪90年代初由欧洲传入国内;而中国的传统类可看性强,来自各地的参赛运动员还带来了不同地方特色的风筝表演。压轴大戏总在后面,为期两天的比赛让市民很是期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