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天敌 >> 鱼鳍上长着乳白色的疙瘩到底是什么玩意
有鱼友私信向我反映,他饲养的红龙尾巴上长了一些乳白色质地坚硬的痘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看着他发送过来的照片,虽然只是个局部的病患特写,但是也能看出这是一条堪称精品的红龙,发色和尾鳍鳍条的状况说明主人对其的饲养无所谓不精心。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精心饲养的龙鱼,为什么尾巴上会长出这么多奇怪的痘痘呢?实际上这种症状是一种由于病毒引发的鱼类皮肤乳头状瘤病,俗称鱼痘疱病。由于这种病症多发于锦鲤等鲤脂科大型鱼类,很多人也叫它鲤痘疱病。
这种由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病症在水产养殖业中出现的概率还挺高的,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渔业科研人员对于病原体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这位鱼友的龙鱼不幸感染此病我猜测应该是投喂携带病原体的活食导致感染的面儿比较大,毕竟能够饲养一条堪称展示级红龙的玩家对于鱼缸水环境的维护的能力也绝非常人所及。
观赏鱼感染鱼痘疱病的初期会在鱼体表面出现较小的乳白色白点,常见多发于鱼鳍等部位,但不局限于此,有些病鱼甚至发生在头部位置。在感染初期的时候很容易与白点病或者打粉病的症状混淆。
鱼痘疱病的疱点区别于其他病症的典型特征是疱点密度较小,一般初期只是特定于某一位置发展,而且发展缓慢。逐渐病程的延长,增生物逐渐凸起1-2mm大小的硬质颗粒状痘疱,有些还会出现局部色素沉着的情况,并且从外观上颜色也有各种变化,不只是乳白色情况一种。
观赏鱼感染鱼痘疱病会影响观赏效果,但是万幸的是一般情况下这种病症不会产生致死的情况。只有极个别的情况会产生全身爆发性感染,但是非常不常见。
在治疗方法上渔业科研部门还没有具体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能够做到的基本是维护水体质量等预防性措施,同时通过改善水环境条件来提高鱼体的免疫系统达到自限性免疫。
对于已经感染鱼痘疱病的观赏鱼来说,病鱼在水质优良的环境中生活,免疫系统就会压制住病毒的复制,疱痘在达到成熟期(乳白色痘瘤颜色逐渐变灰)后的2-3个月时间就会消失。但是如果水环境动荡还会继发感染过此病的观赏鱼再次复发,而且发病期的观赏鱼还具有一定的病毒传染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此外强烈不推荐的两种操作方法一定要让广大鱼友了解。
第一种是有的鱼友认为发病在鱼鳍等部位采用“外科手术”式的暴力方式来祛除疱瘤。这种做法很容易破坏观赏鱼的外形的完整性,而且还会因鱼体组织的缺损引起的二次感染等病症。
第二种是采用化学处理剂浸泡方式来治疗。一定要明确目前还没有有效处理鱼痘疱病的化学处理剂,水产养殖业中流传的利用某两类化学药剂(实际上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剂和除藻消毒杀菌剂)处理此病的方式主要还是以改良水环境为主,在鱼缸中饲养的观赏鱼在此病的治疗上万万不可错误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