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种类 >> 孔雀鱼品种分类,与您共赏
文章转载自:水生动物健康评估,作者:徐露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好文共分享)
孔雀鱼作为小型观赏鱼中的常见品种,有“水中宝石”的美誉。作为可以快速繁殖的品种,百年来,养殖孔雀鱼的玩家不断进行杂交选育,其缤纷的色彩与灵动的纹理让孔雀鱼在水中快速游动的时候拥有特殊的华丽美,而一些特殊鳞片光泽和尾型腹鳍更是为孔雀鱼增加三分英气。接下来,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主要从体型这个方面欣赏一些比较独特的孔雀鱼品种。
图1.孔雀鱼尾型图解
孔雀鱼的尾型多种多样(图1),按照世界孔雀鱼协会WGA比赛规则被分为三个大类:大尾型、剑尾型、短尾型。
这三个大类之下是更细分的小类,通常我们在花鸟市场看到的孔雀鱼都是大尾型当中扇尾(图2)与三角尾(图3),这两种孔雀鱼各有自己的赛季标准:
图2.扇尾型孔雀鱼赛级标准
图3.三角尾型孔雀鱼赛级标准
这两种孔雀鱼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尾鳍平整打开后的角度,但背鳍的形状和长度其实才是区分两种孔雀鱼的主要根据。
大尾型组下还有纱尾型(图4)和国旗尾(图5)两种,相对比较少见。
图4.纱尾型孔雀鱼赛级标准
图5.国旗尾孔雀鱼赛级标准
国旗尾孔雀鱼在大尾型组有些格格不入,但其实四种孔雀鱼的尾鳍最佳长度都是35mm。
另外两个大组尾型较为奇特,售价也比较昂贵,通常只在玩家当中流通。因此这里简单选择各组最典型的品种进行详解。
剑尾型当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便是双剑尾型(图6,图7),人们第一次发现它是在三十多年前的南美洲[3]。双剑尾型也是剑尾孔雀鱼育种的基础,是剑尾组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品种。
此外,剑尾型组中还有顶剑组、底剑组、琴尾组。
图6.双剑尾型孔雀鱼赛级标准
图7.双剑尾型孔雀鱼图解
而短尾型组相较剑尾型组而言,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记录,因此小编选择了针尾型孔雀鱼(图8、图9)作为代表。针尾型孔雀鱼属于特征非常明显的种类,其尾鳍形圆如团扇,偏偏有一针穿出,因此得名为针尾。
图8.针尾型孔雀鱼图解
图9.针尾型孔雀鱼赛级标准
短尾组还有铲尾型、圆尾型、矛尾型等分类。
由于孔雀鱼繁殖速度快,仔鱼成活率高,体色体型基因丰富甚至还有和其他鱼类进行杂交的记录,一直以来都是水族圈新人老手进行新品种选育的首选。但是需要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饵料选择与温度控制。尽管28℃以上的温度能够让孔雀鱼的生长速度加快,但也容易导致钙离子的流失,鱼体脊椎变形,失去观赏性。甚至温度过高会导致母鱼精神不振、早产等情况。而饵料的选择对于孔雀鱼的发色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虾青素等物质的添加。
参考文献
[1]许志诚,姜兴华,谭志,阮记明.饵料温度对孔雀鱼幼鱼生长影响的研究[J].江西水产科技,(03):18-20.
[2]海洋.曼妙的身姿水中的舞者——谈孔雀鱼饲养技巧之温控篇[J].中国水产,(05):-.
[3]李振阳.大话孔雀鱼[J].水族世界,(03):64-73.
[4]陈杨.食蚊鱼与孔雀鱼杂交手记[J].水族世界,(05):82-85.
[5]李振阳,岩川政海.孔雀鱼中的异类——缎带与燕尾RIBBONSWALLOW[J].水族世界.,(02):84-86.
[6]图源网络
△内容来源:水生动物健康评估,作者:徐露茜,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专业水产知识,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