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

雀尾螳螂虾栖身海底礁石堆的李小龙

发布时间:2022/10/15 19:29:32   

“皮皮虾,我们走,去找一个蓝朋友,吃炸鸡,喝啤酒,还能一起拉着手…”随着短视频的风靡,每年总会涌现出一批“洗脑神曲”,意境不见得多么“高端、大次、上档气”,但词调绝对“上头”。

“皮皮虾,我们走”是源自某电竞选手口头禅的“皮皮猪,我们走”,后经广大网友的群策群力,变成了”皮皮虾”,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诸多表情包,后来更是入选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一时间,虾虎或者虾爬子不再是追求新潮的年轻人的用词,略带萌感的“皮皮虾”成功上位。

尽管无论是聊天APP中的表情包,还是餐桌上的佳肴,皮皮虾似乎总是以人畜无害的姿态示人,但在自然界里,它们绝非是好惹的“软柿子“,比较出名的当属“雀尾螳螂虾”。

从名字中不难发现,可以分成“雀尾”及“螳螂虾”两个部分。首先说,螳螂虾与螳螂之间八竿子打不着,称得上是彻头彻尾老死不相往来,同时,与虾米也没什么瓜葛,其实就是口足目生物的统称,只因第二对胸足特别发达,状若螳螂的“双刃”,故得名。至于雀尾,相信对孔雀已是如数家珍,华丽尾巴即是雄性孔雀的标签,也成了人们给其它动物命名的参照,比如最常见的观赏鱼之一,孔雀鱼或者凤尾鱼就是这种情况。同样的,这种螳螂虾也长着色泽鲜艳的外表,绿色、红色、蓝色、咖啡色、黑色交相呼应,艳丽的甚至不像天然而成,反倒像源自画家的天马行空创作。

我国有句老话叫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雀尾螳螂虾却不是个“花瓶”,如果动物界也像小说一样给杀手们排个三六九等,那么相信雀尾螳螂虾一定在前排占有一席之地。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孙猴儿在学得本领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东海龙宫寻一趁手兵器,这才有了后面的齐天大圣。对雀尾螳螂虾来说没那么复杂,它们天生自带呢——第二对胸足历经数千万年的进化,早已成了最有力的武器。

不同于螳螂单一的镰刀式攻击,在有猎物或危险靠近时,雀尾螳螂虾可先迅速弹出“铁拳”,硬生生地砸向对方,给予类似锤子一样的猛击效果,如有必要,它们会像训练有素的拳手一样,通过连续出拳让对方防不胜防。根据测算,“直拳”的攻击动作仅在0.02秒即可完成,瞬间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赶得上高速行驶的汽车,可想而知这股力量如果作用在猎物身上,即便是拥有厚重外壳的动物,被捣成稀巴烂也是迟早的事情。而除了“打拳”之外,它们当然也会像螳螂一样将利刃伸展开来,轻松刺穿动物的肉身。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有力且频繁的打击势必会影响到武器的使用寿命,尤其各种螺的厚壳也不是摆设,力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雀尾螳螂虾的鳌肢必然面临损伤,经过统计,一对崭新的“拳套”大约敲击5万次将出现损坏。不过不用担心,雀尾螳螂虾已经想好应对之策,它们知道早晚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会通过定期“换皮”的方式来尽量弥补损失。

如同刚换壳的螃蟹一样,处于换皮期的雀尾螳螂虾十分脆弱,往日雄风随着武器的短暂缺失而少了底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要选择忍气吞声地生活,它们是个性非常凶残的捕食者,不会因此变成“缩头乌龟”,只要有入侵者胆敢路过挑衅,它们会毫不犹豫冲上前去,就像电视剧《亮剑》里的灵魂人物李云龙所说的“明知不敌,也要亮出宝剑,哪怕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虽败犹荣”。手无寸铁尚且如此好战,可以想象等到新壳长出来后,雀尾螳螂虾该是何等的耀武扬威。

当然了,它们就是再厉害,终究是食物链的一环,各种爱吃“刺儿头”的鱼就是其中主力。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因此雀尾螳螂虾不是整天明目张胆在外四处闲逛,而是躲在靠近沙质和沙粒地区的珊瑚礁附近。密密麻麻的石缝既是绝佳的藏身之所,有效隔绝了大部分块头硕大的鱼类,又是天然的伏击之地,只要有猎物经过,就有机会打一场漂亮的“闪电战”。

有时,雀尾螳螂虾的运气没那么好,被游荡的鱼类捉了去,但只要不是被一击毙命,它们就开始跟命运抗争。本身身披硬壳,再加上挣扎挥动的螯肢,鱼儿将猎物含在嘴里实际并不好受,最起码的一点,很是扎嘴吧?所以,常有鱼类在捉住雀尾螳螂虾后,尝试几次吞咽失败,便不得不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有趣的是,雀尾螳螂虾不论攻击猎物还是应对天敌,往往全力为之,可与同伴进行较量时却不会“下死手”,更多的是武林高手间“点到为止”的过招,甚至刚开始的动作看上去就像交谊舞一样亲密——双方扬起身体以便让触须伸展,随后用柔软的触须进行“对打”,僵持不下才是下一步的“动真格”。所谓的真打,也不是真要陷对方于死地那般血腥,一方卷起身体用力将尾巴朝着对方的头部甩去,另一方则用拳法进行格挡。几乎所有的战斗就在这个过程中结束,总有一方先行认输告退,杀红眼“拼刺刀”的时候少之又少,或许雀尾螳螂虾很清楚,没什么深仇大恨值得闹到“刀兵相见”拼个你死我活的地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0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