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习性 >> 饲养观赏鱼先要学会断舍离
很多新手鱼友私下问我的问题中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作为水族新手在养鱼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的范畴实在是太过宽泛,而且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自然所构建的水族生态系统情况也会存在差异,加之鱼缸中饲养的水族生物种类各异,如果仅凭只言片语的交流提出一些宏观上没有逻辑错误的建议,我个人认为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虽然老青年不能够对新手养鱼需要注意的问题事无巨细地给出周详的建议,但是换一种视觉,我倒是觉得有一些话要说给初涉水族的新人们,甚至是和我一样已经在水族圈里摸爬滚打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的同好们。
在养鱼的过程中,如果大家能够做到断、舍、离”,相信无论是给新人们大大增强信心还是给同好们作为经验交流,老青年都认为是有益无害的。
断---盲目去复刻,不如自摸索
很多初涉水族的养鱼爱好者,通常都会十分迫切的想获得一些经验来保证自己鱼缸中心爱的鱼儿健康成长。
于是大家都会向周边的一些有养鱼经验的朋友或者是网络上去爬取资料来补充养鱼知识。
聊到这里,老青年想和大家推心置腹地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无论是专业的养殖知识还是养鱼大神们的经验之谈,这些经验的总结都是在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的。
我们自己的一只小小鱼缸看似简单,实际上内部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大不相同,如果不加思考一味地生搬硬套,即便是大方向上是对的,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又会衍生出很多想不到的意外发生。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养鱼的初始阶段,明明看着人家就是这么养的鱼活蹦乱跳,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即便是复刻人家的操作可是就是不行。这种结果往往会让相当多的水族爱好者深受打击,从此割爱。
剩下一部分屡败屡战的水族爱好者,逐渐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摸索出适合自己鱼缸条件下的一些说不清的规律,逐渐让自己的鱼缸生态系统稳定下来。可以说几乎每一个水族爱好者在达到一定养殖经验自信的程度之前,都是踏着一条条死鱼一路悲壮地走来。每每回想当初的种种经历,内心里往往会泛起一些涟漪,觉得一些所谓的知识对于个人养鱼来说理论意义多过实践,实际上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实际上对于我们能够获取的一些水族经验和养殖知识,一个成熟的水族爱好者往往都是潜移默化地根据自身环境条件下的具体剖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水族知识体系的过程。这其中自然会有一些弯路,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就走向了令新手膜拜的道路。
舍———养鱼先寡欲,贪念不由心
人的内心都是自利的,本性使然。在水族爱好者的身上往往会表现出自己能够饲养到全部自己喜爱的品种,越多越好。抑或是希望自己饲养的鱼儿开枝散叶,繁殖数量多到数不过来。更有一些玩家已经从普通玩家逐步走向半职业甚至职业玩家之路。
老青年对这些现象不置可否,只是看到了太多的现实中的实例甚至是血淋淋的教训。
先来聊一聊一些小小贪心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养鱼要控制密度,如果密度控制不好,往往会出现一缸鱼一夜之间团灭的惨剧发生。此外不同品种大混养的情况是有条件的,不同习性的观赏鱼品类混养在一起至少要在水域领域,习性,水质要求等方面不存在冲突是混养的前决条件。如果仅凭个人喜好偏执坚持,最后只能是换来伤心的结局。
还有一些水族玩家玩得比较过火,如果自身条件能够满足欲望的需求,自然无话可说。大家在网络上也能看到很多大佬只是因为喜欢水族,一掷千金不皱眉头面不改色,甚至还有动用重型吊机只为高层住宅破窗运送的情况。更别说有为了养鱼在一线城市破拆别墅只为建造巨型鱼缸……
但是老青年身边亲历的则是比较沉重的实例。一个的哥朋友,蜗居不到50平米的环境,在房间里摆了大大小小不同的鱼缸,甚至在卧室床边还摆了一排2.4米的三层组缸。如果从爱好者角度来说这哥们绝对是一个纯粹的爱好者。老青年把他当做朋友,并没有从身份和社会阶层上对他加以区别,可是当一个男人要抗得起家庭的责任,一家老小在这样潮湿和噪音污染的环境下生活,我觉得有些得不偿失。我们不可能仅凭爱好不顾其他,爱好可以往后放一放,以后的日子还很长。
一个水族爱好者要清楚地审视自己的初心,如果只是当作一个爱好切不可因噎废食。不要看着某些玩家从新手一步步走向封神,甚至朝着职业化道路大踏步地前进而盲目地羡慕不已。觉得当初他技不如我,现在都能做到老板,认为自己发力一样会干的风生水起。有这种想法的水族爱好者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即便是今年大环境改变让很多商业模式都很艰难的境况下,依然有很多同好们都跃跃欲试。
老青年在这里推心置腹地和有这样想法的同好们聊一下,水族作为爱好只是调节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把爱好当做事业来做会是一个1+12的效果,却选择性忽视了任何一个行业想获得成功都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的。
或许你不能像科比一样看到洛杉矶凌晨的太阳,但是至少你要有扛得住起早贪黑过水打包,早晚航班发货备货的经历,以及应对各种桌面上头的行政规章制度检查以及桌子下面的一些社会性纠纷事件。更别说线上与线下同行之间的竞争了。
水族市场的商业利润上如果只是集中在活体上经营的效益并不高,而且精力耗费巨大。如果单纯是作为一个副业来经营,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项目。事实上很多职业玩家都是从爱好者摊子越铺越大,从组缸变成鱼房,从零售到批发,一路成魔。大家只看到了他们养殖的规模和心中臆想的收入,却选择性忽视了背后他们付出的艰辛。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养殖户或者鱼商,如果关系比较熟识,和他们聊一下是否希望下一代和他一样?抑或是是否建议你再蹚这一趟浑水?
离---好奇害死猫,远离炒作套
现代水族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这本该是一个好事,但是技术的发展和商业的运作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魔幻的东西。
甚至有些玩意已经不能说是新技术了,不客气地说新瓶装旧酒式的营销还算是商业运作模式的一种,但是拿一些信心不对称的东西来蒙骗水族消费者还美其名曰跨界应用坐地起价的勾当老青年认为这种做法等同于诈骗!
相信读到这里的玩家朋友们,如果养鱼超过5年的经历都会深有感触。这里就不点名这些龌龊勾当了,有心的朋友可以留意观察一下一些噱头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否能够超过三年。这些玩意往往都是一度热炒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毕竟产品范围这么多,割一波韭菜换一块地都忙不过来。
而在种种热炒的噱头之中,我们这些水族消费者当中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有些玩家是典型的价格控+猎奇控,无论是观赏鱼品种还是各种品牌设备,他们信奉商品社会一直都是遵循价高质优的道理,凡是市场上出现的产品无脑选择只求最贵不问其他。甚至某些玩家还以此为标榜,以此区分水族玩家的各种阶层。老青年个人主观认为这已经不是在玩鱼了,有点鱼玩人了。通用摄影圈儿的一句话,不是每个拎着EOS80D的人都是玩摄影的,水族圈儿一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