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习性 >> 为大家介绍一种成双成对的鱼
蝴蝶鱼(拉丁学名:Chaetodontidae,英文名:Butterflyfishes),鲈形目蝴蝶鱼科脊索动物。
体甚侧扁而高,菱形或近于卵圆形。两颌齿细长,尖锐,刚毛状或刷毛状;腭骨无齿,鳃盖膜多少与鳃峡相连。侧线完全或不延至尾鳍基,体被中等大或小型弱带鳞,奇鳍密被小鳍,无鳞鞘。臀鳍有3鳍棘,尾鳍后缘截形或圆凸,在尾柄与背鳍之间常有眼形黑圆斑。生活在热带珊瑚海区,常隐身于珊瑚礁石间。以浮游甲壳动物、珊瑚虫、蠕虫等为食,肉食性或杂食性。约有18属种。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暖温带海洋珊瑚礁海域。中国产蝴蝶鱼科有14属约57种,主要分布于南海,只有少部分进入东海南部。多用作观赏鱼,主要观赏种类有人字蝶、月光蝶、天青蝴蝶鱼等。
外形特征
体甚侧扁而高,菱形或近于卵圆形。最大的体长可超过30厘米,如细纹蝴蝶鱼。口小,前位,略能向前伸出。两颌齿细长,尖锐,刚毛状或刷毛状;腭骨无齿。蝴蝶鱼嘴的形状非常适宜伸进珊瑚洞穴去捕捉无脊椎动物。鳃盖膜多少与鳃峡相连。椎骨。后颞骨固连于颅骨。
蝴蝶鱼侧线完全或不延至尾鳍基。体被中等大或小型弱栉鳞,奇鳍密被小鳍,无鳞鞘。臀鳍有三鳍棘;尾鳍后缘截形或圆凸。奇特本领
蝴蝶鱼蝴蝶鱼胸鳍发达阔展,从水面上看像一只蝴蝶。蝴蝶鱼捕食动作奇特,可跃出水面犹如海洋中的飞鱼。平时蝴蝶鱼顺水漂流,一旦有昆虫飞临,即使离水面数十厘米,也可跃出水面捕食。蝴蝶鱼雌雄辨别容易,从尾部看,雄鱼鳍膜较短,鳍条突出呈长须状,体色较深,而雌鱼有明显的不规则花纹。蝴蝶鱼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盘中,具有一系列适应环境的本领,其艳丽的体色可随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蝴蝶鱼既爱打扮,又爱迷惑人,常使捕食者误认为是其头部而受到迷惑。当敌害向其"伪眼"袭击时,蝴蝶鱼剑鳍疾摆,逃之夭夭。
动物文化
蝴蝶鱼对爱情忠贞专一,大部分都成双入对,好似陆生鸳鸯,它们成双成对在珊瑚礁中游弋、戏耍,总是形影不离。当一尾进行摄食时,另一尾就在其周围警戒。蝴蝶鱼由于体色艳丽,深受中国观赏鱼爱好的青睐。它们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馆中被大量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