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习性 >> 图文详讲淡水观赏鱼小瓜虫病白点病生活
大家好!我是三十一鱼生!
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也被称为淡水白点病,是原生纤毛虫,通常呈球形,直径50um~1.0mm,短纤毛覆盖整个表面。这些短纤毛让虫体能自由游动和滚动运动。马蹄形的大核是该生物的特征。这种寄生虫可以感染大多数淡水鱼类,并且与许多其它寄生虫相比,它的宿主特异性非常低。它穿透鱼的鳃上皮、皮肤和鳍,被宿主细胞(表皮细胞和白细胞)包围,从而产生微小的皮肤隆起,这些反光结节被识别为白点,但由于其在皮肤内部生存,小瓜虫是真正的体内寄生虫,而不是体外寄生虫。
生命周期:幼虫寄生在鱼的表皮或鳃上皮内,呈肉眼可见白点状。发育到成虫后,脱落并自由游动2-6小时,之后它附着在合适的基质上,并在自身周围分泌保护膜形成包囊,在包囊内,产生多达个幼虫。这些幼虫必须在24小时内找到新的寄主,否则就会死亡。当发现鱼时,幼虫会穿透鱼的上皮细胞进入宿主后,以宿主的细胞液和组织液为食,直至成熟脱落再形成包囊。生命周期高度依赖于水温,整个生命周期从25°C时大约7天到5-6°C时需要8周,寄生虫最佳温度21°C-24°C。
被感染鱼的典型行为包括:
厌食症(食欲不振)呼吸频率加快(换气过度)体色改变异常行为(不活动、孤立)在底部休息闪烁(摩擦和刮擦物体)平衡紊乱,倒挂在水面附近游泳。诊断:
初步诊断是在鱼的鳍、体表和鳃上出现小白点(白点在0.3mm之前肉眼是看不见的),附着在鳃上的寄生虫由于鳃盖遮挡很难看到。开始如果只有鳃被感染,会使得发现更困难,当鳃严重感染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精确诊断需要通过皮肤和鳃刮片,用显微镜检查来确认。用盖玻片刮取皮肤、鳍或鳃表面,随后在盖玻片下用几滴水安装在载玻片上,在光学显微镜(20-倍放大)下检查。会看到寄生虫缓慢旋转,被快速跳动的纤毛覆盖,并有一个突出的马蹄形大核。这里建议大家备个小几百元的单目光学显微镜,非常利于自己在家对寄生虫病做精确检查。00:14治疗:
很简单。升温至30度-33度,加快虫的生命周期,杀死热敏感的幼虫,并增强鱼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症状严重就下药吧,网上买白点灵、白点净之类(我个人喜欢用铜)。硫酸铜、亚甲基蓝、甲醛和高锰酸钾都是有效的。
管理:彻底治疗通常很困难,因为这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上变化很大,而且包囊形式的寄生虫对药物治疗有抗性。紫外灯能减少寄生虫数量。重新清洁鱼缸是彻底消灭寄生虫的唯一方法。为防止引入寄生虫,不购买似乎被寄生虫感染的鱼,并将新鱼隔离至少4周入缸。感谢阅读“三十一鱼生”的文章!提升养鱼理论知识请翻看我其它文章!观赏鱼疾病的外部症状及其可能原因鱼类疾病的19种行为迹象世界上扁扁的鱼都有哪些此文深讲养鱼困水原因、过程及除氯剂的便利性养鱼过程不是只有喂食换水,做完这些事才能养好鱼(第九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