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很多观赏鱼的死亡都栽在

发布时间:2023/6/16 19:58:06   

图文/养鱼老道原创

虽然说观赏鱼的品种千差万别,对于水质和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如果说我们之前购买的观赏鱼,在状态上非常健康,怎么可能到了我们家中不久之后就开始患病,养鱼老道认为主要的还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水质上不能够保持住绝对的清澈是首要原因

1、自从老邹大叔开始饲养七彩,以及以前饲养的金鱼和锦鲤,我就一直在观察,之后包括了我自己开始饲养这些小型观赏鱼和那对二大爷七彩,我也在不断的观察和总结。

2、如果说在鱼缸的水质上,我们不能够进行最为严格的控制,观赏鱼患病的概率和风险,一直都在不断地增加。

3、其实这个水质的控制并没有任何的难处,一个就是饲养密度的问题,一个就是主人自己太过于性急的问题,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4、我们调理鱼缸水质的目的和手段,虽然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鱼缸的过滤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形成,但是养鱼老道亲自实践了多次,最终证明实际上真的是大道至简,鱼缸水质的调理最大的障碍反而是主人的过于性急,过滤系统的作用还在其次。

5、相信很多鱼友一定会对于这个观点持反对态度,我所说的过滤系统还在其次,并不是说过滤系统不重要,而是我们配置的根本就不合理。

二、过滤系统配置过大,对于鱼缸的水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1、特别是在我们饲养观赏鱼的初期,如果是鱼缸的水流过于强大,或者鱼缸的氧气量供应过于强大,就会使得物理过滤根本无法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因为鱼缸的沉淀效果和滤除效果,都无法在强水流下得到体现。

2、而对于很多的新鱼友来说,一旦这个效果得不到体现,我们就会更加的着急,一着急反而最容易出错,比如去频繁的更换鱼缸水、频繁的洗棉或者频繁的更改鱼缸过滤系统、添加新滤材或者添加各种的试剂,比如说各类所谓的硝化细菌和净水剂、水质稳定剂等等,最终导致水质根本无法稳定、开缸失败。

3、对于这些开缸初期的水质问题,在养鱼老道以前的文章中都有表述,大家可以仅供参考,如果说是鱼缸的水流和供氧过于强大,再加上我们急切的心情,这个鱼缸个水质在短时间内想调理明白,就会难上加难。

4、也就是说,我们暂且不要去管什么硝不硝化细菌,只要是鱼缸的水质能够一清见底,水面上和鱼缸内没有出现大量的气泡,我们能够长时间维持这个状态,就可以算是开缸成功。

5、一旦这个状态维持不了,时间不用太长,哪怕超过了一周左右,几乎鱼缸内的所有观赏鱼都会患病。

6、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七彩20多天不摄食,还能够状态超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根本无视硝化细菌的问题,严格的把控了鱼缸的水质,而硝化细菌任其自然生成就可以了。

三、喂食和鱼儿状态的掌控

1、通过最近的连续实践来看,只要是把鱼缸的水质把握精准,其次我们才能够考虑到喂食的问题,也就是说初期开缸,但凡能保证观赏鱼顺利开食和少量摄食,一切仍然要以鱼缸的水质为准,这是其一。

2、其二就是像比较娇贵的七彩鱼苗,可能在喂食上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要善用换水和检疫做适当的搭配,这主要还是体现在喂食汉堡的鱼苗身上。

3、那么剩下来的这些观赏鱼,在喂食上我们也是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能有丝毫的冒进。

4、再者最为重要的就是各种神经敏感的观赏鱼,在状态上的快速恢复和消除压抑,无论是鹦鹉、地图、银龙、锦鲤甚至金鱼,入缸前三天的水质清澈和环境稳定,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没有一个良好的水质和稳定的环境,想要它们快速开食,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胡乱混养是观赏鱼患病和死鱼的第三大杀手

1、混乱混养不一定就是能够导致观赏鱼交叉感染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观赏鱼的互相碾压和排挤,最终导致很多弱势鱼体根本出不来状态,继而患病连累到整缸的观赏鱼。

2、当然了,交叉感染也会是鱼儿患病的元凶之一,不过相对来讲,如果所有的观赏鱼体质强健、不出现过度的应激反应,再加上水质良好的话,交叉感染有的时候也会受到有效的压制,这个问题我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来的。

3、比如说我这两缸观赏鱼,本来原则上应该是两个鱼缸互不干涉,也就是说各自用到各自的器具,这样子才能够很好的避免交叉感染,但是我经常是这个鱼缸水多了,舀出来点直接就添到那个鱼缸里去,更不用说什么器具专用,即使如此,从来也没有过任何的问题。

4、大家可别忘了,这可是22天没有开食的七彩,它们不是一点心理压抑没有的,但是并没有出现交叉感染之类的任何症状,这个当然与药物的投放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我个人对于水质和鱼儿状态的精准把握。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之所以健康的观赏鱼到了我们手里就会陆续患病或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主人的性急,养水性急、买鱼性急、放鱼性急、喂鱼性急、添加新鱼性急、治疗鱼病性急,等等诸多的性急心理,导致了观赏鱼患病也很性急!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2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