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

造成灭绝97生物灭绝的二叠纪究竟有多恐

发布时间:2023/2/21 22:25:45   

各位观众大家好! 

在这次的影片里,我们又要带各位乘坐时光机穿越到远古时代。

这次要参观的是二叠纪,也就是恐龙即将出现之前的地球。

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这里是TOPCHAN频道。

我们会在今天的影片里介绍各种神秘怪物和哺乳动物的祖先。

是不是感到很好奇呢?

那就让我们赶快来看看影片吧!

二叠纪的世界

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地质时代,开始于2亿万年前,接续在石炭纪之后,一共持续了万年,直到2亿万年前和三叠纪交替。

石炭纪时期的地球陆地是一片巨大且非常潮湿的「沼泽地」,除了极地区域之外,到处都长满了巨大的蕨类、马尾草和石松。

茂盛的草地上栖息着数公尺长的巨型昆虫和体型非常大的两栖动物。

在这个时代里,大气中的氧气达到了地球地质史上的最高浓度。

在二叠纪的初期,地球正在产生变化。

盘古大陆是石炭纪唯一形成的超大陆,此时它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沼泽地了。

石炭纪的蕨类「森林」这个单一生态系统已经消失,分散成许多条件不同的「岛屿」。

在石炭纪期间,除了极地地区之外,遍布整个陆地的是几乎相同的动植物;但在二叠纪,形成了几个各有所异的生物群落。

例如,特提斯洋(TethysOcean)的大海沿岸被潮湿的热带雨林覆盖住,但这些热带雨林从北向南逐渐地消失,变成一片炎热又干燥的广阔沙漠。

另一方面,温带森林和草原蔓延到沙漠之外。

二叠纪早期的极地曾经有一个非常大的冰冠,但大约在2亿万年前就往后退了。

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很接近现代的数据,整体气候变得更加干燥和凉爽。

巨型的节肢动物已经灭绝或是体型变小。

两栖动物幸运地存活下来。

虽然与现在的两栖动物相比,牠们看起来还是很像怪物,但这个世界已经不再由牠们主导。

此时,已经有另一个物种出现了。

合弓纲的天下

二叠纪是爬行动物第一次繁盛的时代。

和两栖类、节肢动物相较起来,石炭纪的爬行动物更能适应气候的变化。

新的气候带让爬行动物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有很多空出来的生态栖位(Ecologicalniche),刚好可以让牠们顺势进入。

目前已经知道有几组两栖动物和爬虫类互相有关联。

例如,爬行形类(Reptiliomorpha)和副爬行动物(Parareptilia)。

西蒙螈目(Seymouria)是副爬行动物的代表物种,牠的幼虫还保留着鳃,但成虫只会用肺部呼吸。

在西蒙螈目之中,被称为Leptorophidae的巨型「蜥蜴」和行动敏捷的盘蜥螈(Ariekanerpeton)都很常被拿来做研究。

「正宗」的爬行动物或是专家口中真正的爬行动物其实是主龙类(Archosauria),也就是恐龙和鳄鱼的祖先,另外还有鳞龙超目(Lepidosauria),牠们是蛇和蜥蜴的祖先。

目前对这个时代的鳞龙超目了解不多,但牠们不是只有行动快速的小型草食性物种,应该还存在着其它肉食性和食腐性物种。

爬行动物不只是栖息在陆地和水中,牠们也生活在空中。

在二叠纪森林里,韦格替蜥(Weigeltisaurus)在树木之间飞翔滑行。

这是第一种能在天上飞的脊椎动物。

现代鸟类的翅膀是从前肢变异来的,但韦格替蜥的翅膀是形状细长的肋骨。

二叠纪的爬行动物和副爬行动物种类非常多样化,但专家将牠们全部归类在蜥形类(Sauropsida)里面。

不过,这片土地的真正统治者并不是蜥形类,而是所谓的合弓纲和它的亚纲,也就是更进化的兽孔目(Therapsida)。

据说合弓纲的数量非常多。

合弓纲里面有一些生物长得很像后来的恐龙,但牠们几乎没有生物共同点。

例如,异齿兽(Dimetrodon)是超大型的食肉动物,体型可以长到4公尺长,牠们和棘龙(Spinosaurus)一样,背部都有很大的棘突。

不过,异齿兽被归类在我们最感兴趣的盘龙目(Pelycosauria)里面,也就是兽孔目的根源。

兽孔目里面最危险的就是丽齿兽(Gorgonops)了,牠有像剑齿虎一样强劲、锋利的尖牙。

丽齿兽纲里有一些物种的四肢并不是朝两侧张开,而是像现代哺乳动物一样从下方支撑身体,在移动速度上有绝对的优势。

在丽齿兽的亚目中,也有一种叫做狼蜥兽(Inostrancevia)的凶猛食肉动物。

牠们是半水栖动物,体长约3.5公尺,长着巨大而令人生畏的獠牙,就像剑齿虎一样。

合弓纲和蜥形纲(Sauropsida)的其它物种是狼蜥兽的捕食目标。

例如:草食性盾甲龙(Scutosaurus),牠的体型虽然和狼蜥兽一样巨大,但是身形笨重、移动缓慢。

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鲁比奇兽(Rubidgea)的大型丽齿兽纲物种栖息在现今的南非地区,牠也同样是生性凶猛的食肉动物。

鲁比奇兽有着丰满多肉的脸颊,牠会捕食二齿兽类(Dicynodon)动物,例如行动迟缓的Aulacocephalodon。

鲁比奇兽、狼蜥兽和类似恐龙的恐丽齿兽(Dinogorgon)是最大型的陆地生物。

不过,丽齿兽纲的多样性并不仅限于牠巨大的体型。

里面也有一些类似中型老虎的食肉动物,例如:Clelandina、狼蜥兽亚科(Pravoslavleria)和雷塞兽(Lycaenops)。

虽然体型中等,牠们也是危险无情的掠食者。

二叠纪的末期,兽孔目里面出现了一种会产卵、全身被毛覆盖的犬齿兽亚目(Cynodontia)。

其中包括了德维纳兽(Dvinia),牠是类似白鼬的小型草食性动物;另外还有身体长度约60公分的原犬鳄龙(Procynosuchus)。

牠们在这个由丽齿兽和其同类所主宰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什么有分量的存在,但仍然在地球的生物中扮演了一个很特殊的角色。

水的世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石炭纪的巨型两栖动物在没有其他选择之下,只能将广阔的土地让给合弓纲和蜥形纲。

虽然如此,但两栖动物并没有消失,牠们在浅水和沼泽中悠闲地过日子。

目前已知最大的两栖动物钜齿螈(Prionosuchus)就是在二叠纪出现的。

比起现代我们常看到的蝾螈或青蛙,这种水生怪物长得比较像鳄鱼,有的身体竟然可以长达9公尺!

虽然这个时期的鱼类并不多,但里面也有很有趣的物种。

例如,根据遗传学家的推算,有一种未知的生物存在于二叠纪早期,牠被认为是现代肺鱼的共同祖先。

这条捕捉小鱼的异刺鲨(Xenacanthus)是一种巨型的淡水捕食者,外型看起来像是鲨鱼和鳗鱼的混合体。

牠的身体长度可达到4公尺。

最神秘的二叠纪鱼类就是旋齿鲨(Helicoprion)了。

严格来说,牠出现在石炭纪,不过最早却是在二叠纪的沉积层中发现牠的化石。

旋齿鲨的牙齿结构非常独特,就像一个圆形的锯盘。

专家称这个圆盘为「螺旋齿」,长在旋齿鲨的下颚。

但目前还不知道这个螺旋齿是如何被运用于进食。

跟据古生物学家的推测,旋齿鲨会「耕耘」水底以利于捕捉软体动物。

目前,有一种理论认为,螺旋齿可能是用来把菊石的身体从壳里面取出,或者是在捕食鱼类的时候,可以重重地伤害对方。

世界末日

和石炭纪、三叠纪与侏罗纪相比,二叠纪这个神秘世界与现代的相似程度令人惊讶。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从二叠纪末期算起长达1亿万年的这段时间里,为什么会走上让巨型爬行动物统治的这条「错误」的道路呢?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个时期,发生了科学家已知的最具破坏性事件,也就是二叠纪大灭绝。

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终结了恐龙的统治时代,但与二叠纪大灭绝的规模比起来,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在二叠纪末期,大海的生命几乎被毁灭殆尽。

至少有96%的海洋物种消失。

陆地上有73%的脊椎动物遭到灭绝,这支影片中列出的大部分物种都已经消失。

副爬行动物也不复存在,大多数的合弓纲都灭绝了,包括强大的丽齿兽纲生物。

至今为止,地球一共经历过五次的大灭绝,但只有二叠纪到三叠纪的大灭绝对昆虫最无情,让83%的物种都消失了!

为什么在短短数万年之内就发生了这场可怕的生物灾难,还让地球成为几乎没有生命的星球呢?

科学家们至今都还没有找到答案。

有一个理论认为地球与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相撞。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在现今的西伯利亚地区连续发生了非常活跃的火山喷发。

这片广大土地的面积有万平方公里,和墨西哥、沙乌地阿拉伯不相上下,但表面都被熔岩覆盖着,释放到大气中的火山灰把太阳遮蔽住好几年,造成了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因为大量的甲烷释放出去,地球大气被严重汙染才导致了这次灭绝。

不管原因是什么,二叠纪的这种大规模灭绝几乎把体型更大、更进化的合弓纲生物都消灭了。

而恐龙的祖先在这次灭绝中倖存下来并成功地繁衍了后代,让牠们在之后走向霸主之路。

以上,本期的影片就到这里告一段落了。

非常感谢各位的观看。

不过,这首合弓纲之歌还没有结束。

而且,也还没唱到最有趣的副歌部分。

体积较小的犬齿兽亚目和其它强壮的伙伴不同,牠们在灭绝中倖存下来了。

在三叠纪时期,似乎也进化成第一批完整的哺乳动物。

虽然,犬齿兽亚目还必须在生物圈的角落里低调地度过三个地质时代。

不过,在恐龙消失之后,他们还是会再度于生物圈中幸存下来并报仇雪恨。

我们人类是二叠纪犬齿兽亚目的直系后代,也是二齿兽和丽齿兽的远亲。

而人类支配着现在的世界。

不过,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希望大家会喜欢今天的影片内容。

如果想要准时收到新影片的通知,一定要订阅本频道,还要记得帮我们按赞喔!!

为了让更多人能观赏到这支影片,请务必帮我们分享到社群网站。

又到了暂时说再见的时候了。

让我们期待下次精彩的影片吧,掰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6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