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习性 >> 记忆只有7秒呵呵,你的鱼笑了
在之前,有一个著名的谣言还是骗了疯狂君很久的:
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会记得曾经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变成崭新的开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鱼缸里面,它永远不会觉得无聊
对,就是这样的
↓↓
对此,鱼表示:我也是很无奈啊
其实,你的鱼不仅记忆远远不止7秒,还能发声,交流,可比你想象的厉害多了!
言归正传,今天疯狂君为大家介绍一下鱼的发声机制,这些声音是一把钥匙,帮助科学家打开研究动物和他们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大门。澳大利亚和欧洲科学家新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这些鱼类的声音,甚至鱼类生活的环境中的声音,都可以用来进行淡水环境的检测和保护。
三文鱼在下游河水中
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每天清晨,伴随着鸟叫与虫鸣,太阳升起。
当我们把镜头移到水下,同样也有声音在进行一个隐秘的交流,嘀嘀咕咕。格里菲斯大学的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的科学家SimonLinke表示大概有20%的鱼类可以发出声音并进行交流。
鱼的声音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记录了鱼类发声的相关信息的人,于年前他的动物志中。
亚里士多德《动物志》
鱼没有声带,它之所以可以发声,利用了身体的其他组织结构。目前发现的鱼类有两种不同的发声方式
第一种:与鱼鳔相连的肌肉迅速伸缩,使鱼鳔振动而发声。和我们用手掌刮过气球=发出的尖锐声音类似。
第二种:通过摩擦组织发声,声音可能经过胸带的摩擦或者胸鳍对胸带的摩擦而发出声音。
鱼鳔,相当于共鸣箱
北美的垂钓爱好者种,斜纹犬牙石首鱼因为很难被捕捉而而被人所熟悉。但在水下,斜纹犬牙石首鱼会发出一种低沉的,咕嘟声。(南小疯对只能上传一个音频表示苦恼,有的鱼声音很有意思)
而在西雅图,每隔几年九月份左右,在城市的西部,夜晚会听到一种呜嗡呜嗡的声音,先升高,然后降低消失,过一会儿又回来了。让人夜半惊梦,把周围的居民都吵醒。后来科学家终于知道这是为啥,原来是雄性的平鳍美洲蟾鱼在夜晚求偶,对月歌唱。
美洲蟾鱼求偶声
生物声学
虽然生物声学这个领域刚起步没有多久,科学家已经通过录音机收集到了大量数据。
在海洋,放在浮标上的录音机帮助科学家更好的了解座头鲸之间的交流和追踪北太平洋露脊鲸的分布。
Scripps鲸类声学研究所研究对象
在陆地上,录音机帮助我们记录非洲大陆上我们人类所听不到的非洲大象的交流。*(大象发出的声音有一部分低于人类可以听到的听觉范围。)
大象声学研究机构宣传图
这些声音帮助科学家研究城市的灯光怎么影响迁移的鸣禽、道路噪声怎么阻碍到两栖蛙类的交流。
解锁淡水生物声学的新作用
目前来讲,虽然大部分的生物声学研究集中在海洋和陆地上,Linke和他的同事觉得生物声学的作用同样可以很好的用在淡水环境的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上。
物种保护: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淡水环境中的淡水黑鲷,在它想警告其其它鱼或者在求偶和产卵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因为在淡水黑鲷是垂钓爱好者的常钓鱼种,而且在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中,有它特殊的地。了解淡水黑鲷的声音有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Linke说。控制物种入侵:比如通过检测在澳大利亚水体中罗非鱼的声音,去评判对于罗非鱼的扑灭效果是否明显。
常见的观赏鱼能不能发声?
在我们的水族观赏鱼种,就有一种鱼的发声相当震撼
淡水黑鲷的声音
在原生环境中,龙鱼也是在食物链较顶端的凶猛鱼类,这声音也是相当霸气
龙鱼的声音
发了这篇文章后应该有很多玩家会问,我家里的鱼它会发声吗?
其实我们常见的观赏鱼的体型都偏小,发出的声音没有大型鱼那样有先天优势,很可能没有被我们注意到就让鱼缸的水流声遮盖了。
讲真,疯狂君如果在野外听到鱼类发声,可能把它归结到环境的一些杂声里面,相当敬佩这位能从细枝末节中有所察觉并运用到实际中的科学家,值得大家学习
谁听到过自家的鱼说话,举起爪来让疯狂君看看
图文来源:HUFFPOST、COOLGREENSCIENCE
整理编辑:疯狂君
加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