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

除了电鳗外,还有哪些动物能放电最厉害的能

发布时间:2024/8/20 14:36:17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地球上能放电的动物多达几十种,比较著名的有“水中高压线”之称的电鳗(~V)、“海底电击手”电鳐(40~V)、“水中发电机”电鲶(~V),还有亚马逊电蛇(~V)、瞻星鱼(50V)、裸臀鱼(微弱)、象鼻子鱼(微弱)、钝头刀鱼(几百毫伏)等等都能放电。电鳐电鳐的长相很奇特,背部扁平,口在腹部,有着接近圆形的体盘,看起来就像一把蒲扇,一般栖息于海底,最大的体长可达2米,电鳐也分好几种,不同种类的电鳐可产生40~v不等的电压,瞬间电流可达50安培,能瞬间麻痹人体。在电鳐腹部有两个发电器,发电器中有许许多多蜂窝状的“电板”,电板连接着神经末梢,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电鳐可以把神经能变成电能储存起来,而电板之间的胶状物质起着绝缘作用,我们使用的干电池,最初也是受到电鳐的启发才发明出来的。电鳐通过尾部释放电流,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放电的时间和强度,每秒放电次数可达50次,对于捕食一些小鱼小虾来说完全足够,连续十多秒放电后会耗尽电量,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另外,当电鳐的发电器储存电能时,会在身体周围形成弱电场,然后电鳐通过特殊细胞感应电场的变化,从而感知周围环境,所以电鳐能在完全没有亮光的环境下活动。电鲶电鲶主要生活在非洲热带地区,体长可达1米,嘴部长有三对须非常显眼,体型与鲶鱼很相似,但是电鲶没有背鳍,电鲶最高可产生v的高压,能把人击晕。与电鳐不同,电鲶的“电板”分布在身体皮肤和肌肉之间,头部为正极,尾部为负极,总共大约有万块电板组成,单个电板能产生微弱的电压,串联起来后就很高了。电鲶的身体充满电时,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碰到其他物体(包括猎物和敌人),都会导致电流的释放,v的高压足以击晕成年人。亚马逊电蛇生活在亚马逊河口的一种蛇,也能进行放电,当地人称之为“电蛇”,电蛇体长可达2米,电压高达V,能把河里的河马电得哇哇直跳,并且拥有惊人的电能储备。当地人甚至把捕捉到的电蛇装在笼子里,然后系上绳子扔进河里,一人在前面拉着笼子,另外一人在后面拉网兜,电蛇就能把其他鱼类击晕然后掉入网兜中。瞻星鱼瞻星鱼有着巨大的嘴巴,且向上生长,这是因为它们喜欢把身体埋在海底的沙子里,然后露出眼睛和大嘴,利用口腔内的皮瓣诱惑小鱼。如果遇到体型稍大的鱼类,瞻星鱼会释放大约50V电压,然后把猎物击晕。他的放电器官位于眼睛后面,一共有两个。裸臀鱼外号“尼罗河魔鬼”,长度可达1.5米,有着独特的背鳍,背鳍基本贯穿全身,游泳的时候姿态相当优美,于是也做观赏鱼。裸臀鱼表面上看起来温顺,实际上就如它的外号尼罗河魔鬼一样,性格异常凶猛,有力的下颚可以瞬间把其他小鱼咬断,一旦有其他鱼类靠近它,他就会暴露凶残的一面。与其他放电鱼不同的是,裸臀鱼放电并不是用来攻击猎物的,裸臀鱼的视力退化严重,它凭借尾部肌肉释放微弱的电流,然后来感知和定位猎物,属于夜行生物,主要生活在非洲一些浑浊的流域。象鼻子鱼生活在非洲刚果的一种鱼类,体长20~50厘米,性情凶猛,体型似一把刀,颌伸长后呈管状,可以用来探觅食物,所以得名象鼻子鱼。在象鼻子鱼的尾部,可以发出连续的电脉冲,象鼻子鱼可以灵敏地感知电脉冲的微弱变化,正是凭借电脉冲的信号,来判断周围环境,所以象鼻子鱼和裸臀鱼一样,其放电功能是用来加强环境感知能力的。钝头刀鱼钝头刀鱼是科学家在年新发现的一种亚马孙河鱼类,发电器官位于尾部,只能产生几百毫伏的电脉冲,同样也是用来加强环境感知能力的。电鳗电鳗可产生~的高压,外号“水中高压线”,是所有生物中释放电压最高的,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体长可达2.5米,行动迟缓。电鳗尾部两侧的肌肉呈薄片状,每片能产生大约毫伏的电压,这样的肌肉总共有大约0~片,全身就如一个大电池,串联之后可产生高达V的高压,足以击晕一条鳄鱼或者一头牛,但是持续时间不长(10~15秒)。电鳗可以控制自身放电的时间和强度,平均放电电压为V,电流不超过安培,如果人在野外被电鳗击倒,虽然不会立刻死亡,但是击晕后有可能跌落水中被淹死。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4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