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

赏景水草造景分类及获奖作品欣赏

发布时间:2024/8/20 14:36:24   
水草造景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喜爱,因为水草造景在水族中更优于单纯的观赏鱼类,不仅能亲手营造区域性的景观,更能让观赏鱼与水草更好的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平衡。随着水草造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世界各地的水草造景爱好者也不断创新,发展出不同种类的水草造景。按照水族箱中水体多少和运行机制可以分为水草缸、水陆缸和雨林缸三类。目前水草造景主要是水草缸造景,水陆缸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始流行,雨林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水草缸的水体充满整个缸体,造景致力于模拟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美丽景观。需要过滤桶、照明、加热棒和二氧化碳等器材辅助整个生态草缸的正常运转。水陆缸的水体一般占据1/3左右,主要致力于模拟水边的生态环境,植物既有水下植物,也有亲水植物,动物既有水下的鱼类,也有一些两栖的蛙类。雨林缸以热带雨林风光为主题的造景缸。以热带雨林的林间甚至林梢植物为主景,配合枯木,石头,藤蔓等,营造出丛林一角,或者临水丛林的景色,并且为了体现造景的生动性,也会在其中饲养体型微小的动物,比如昆虫,蜥蜴,蛙类等等,但也有纯粹以植物景观为主,以动物动物模型点缀的例子。水草缸世界各地的水草爱好者和设计师根据本地的文化特点和景观特点,也逐步发展也出现和地域相关的造景流派。常见的地域性水草造景有中国式水草造景、日本式水草造景、荷兰式水草造景、台湾式水草造景、南美式水草造景、德国式水草造景、西非式水草造景、东南亚式水草造景等一系列以具体地名命名的水草造景。中国式水草造景:中国式水草造景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特别明显的风格特征。中国式水草造景主要受中国水墨山水、自然禅意、中庸之道等文化影响,同时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也发展出不同的造景风格。在年的IAPLC(ADA)水草大赛,中国大陆的女造景师徐俊苗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金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另外三名中国选手(梁劲、阮文林、杨雨帆)也分获第6、8、9名。台湾式水草造景:美丽的宝岛台湾是中国东海上的明珠,台湾式水草造景博采众长,既吸收了西方国家的水草造景技巧,也继承发扬了中国古文化的造景精华。台湾式水草造景以栽培水草技艺高超而著称,在这方面自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红色水草体系。很多水草造景玩家在造景的过程中,大量运用难栽培的水草,在水草缸中展现一种难得的美丽景观。日本式水草造景受到日本庭园设计的影响,对摆放石头形成一种独特的模式,选用的石头在形状、纹路、色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小巧玲珑也是日本式水草造景的特点之一,用珍稀昂贵的水草布局一个局部的景观。这种珍袖的水草造景更加讨人喜欢。日本式水草造景的起步比西方水草造景晚大概40多年,可是发展的速度,多变的类型,特色的文化底蕴的确不凡。下图是年的IAPLC(ADA)水草大赛日本选手获得第四和第七名的作品。德国式水草造景:在所有的水草造景风格中,只有德国式水草造景最追求自然,最讲究贴近生活,还原自然的本来面目,所以德国式水草造景看似简单粗糙,其实是一种浑然天成、回归自然的最好表现。德国人以严谨著称,水草造景也不例外,他们往往为了制作出一个真实的水草造景,而深入生活、走进自然,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这个景色的本质与面目。各种各样的水草和鱼类能很快适应水草缸的环境,那是因为德国人务实、钻研的精神,他们不仅要了解现实生活中景色的特点,还要在水草缸中模拟还原当地的水质、土壤、气候等要素,让水草与鱼类有一种家的感觉。南美式水草造景:南美式水草造景的灵感来源于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依照热带雨林的气候、地貌等,制作出的具有热带雨林气息的造景。南美式水草造景选用了很多水草种类,一般这些水草比较适宜生活在潮湿、燥热的环境里,主要以种植皇冠草为主。纤细小巧、色彩艳丽的鱼类和造型独特的沉木,共同创造一个神秘原始,带着梦幻色彩的亚马逊雨林风貌。荷兰式水草造景:荷兰式水草造景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种水草造景比较讲究比例关系,追求完美,也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定律。荷兰式水草造景的制作过程中,经常使用椒草作为前景草。而水草玩家根据椒草的品种、颜色、叶片大小,进行最为合理的搭配。浅棕色的椒草一般应用于侧面的造景,如墨绿椒草、咖啡椒草。浅绿色的椒草则是作为后景草,如长椒草、桃叶椒草。亮红色的水草作为前景草,如大红叶、红柳。颜色缤纷,修剪整齐,对比明显,这就是荷兰式水草造景的显著特点。西非式水草造景:西非式水草造景是以坦噶尼喀湖景色为模本的水草造景。坦噶尼喀湖是因为岩石陷落形成的,一条瀑布从悬崖峭壁间直冲而下,拍击着已经万马奔腾的湖水。这种看似狂野的景象,其实就是最原始力量的释放。在非洲式水草造景中,到底怎样表现这种狂野的景象?一般在造景时,经常采用砂石岩或者是片状岩石,以直立或者略倾斜的姿态作为背景,以此显示出悬崖的气魄。西非式水草造景常用的水草有水榕、黑木蕨、网草等,饲养的鱼类是西非特有的小型鳙鱼、短鲷、慈鲷等,从而展现出原始、狂野的西非水域,同时再配合混养一些小型鲤科、脂鲤科的鱼类,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组合。小编最喜欢年ADA大赛第八名阮文林的作品。说它美如画,真的一边都不夸张。你最喜欢哪张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