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繁衍 >> 外行眼中的大玩意儿艺术展
外行眼中的“大玩意儿”艺术展
吴斌
如今,现代雕塑艺术作品也算是比较普及了,在城市广场、公园、学校等等场地,都能时有所见。直观的感觉,有的挺美的,有的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但要追问自己都看懂了没有,实话实说,基本上是都没怎么弄明白的。
今年九月二十一日,非常有幸参加了在读博士高洋先生“大玩意儿”现代雕塑艺术展的开幕与参观,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艺术的洗礼。
进入展厅的瞬间,就被一件用亮黄色打扮一新,形如“老爷车”的展品所吸引。定睛一看,怎么又有点像变形金刚,再随着走近一点,又变成了一只黄色的大黄蜂。暗暗告诫自己,这可是现代“构成主义”的艺术作品,我老拿具象的思维去观察是相当可笑的,赶紧细读作者高洋备注于墙上的注解:
“童年时光让人动容,重回往昔不能奢求,只有借着玩具重温旧梦。再见是告别,是再会。”
或许高洋是想告诉大家,这是一件“大”人的“玩具”作品,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并在“玩”中重回童年,享受那天真无邪的快乐。
试想在儿童的眼中,这件靓丽的作品是多么的漂亮与好玩啊,如果这会儿我是带着我那三岁多的小孙子来,他大概早已经爬上这件作品,玩得不亦悦乎了。
回过头,看到地上有一大片像是果冻盒的东西整齐地排列着,知道自己又在“具象”了,赶紧看墙上的注解:
“纸质的泡泡垫踩破时发出“Peng”的声响,让人体验欣喜的瞬间,长久的劳作换来短暂的愉悦,看似乎无意义的行为,却带来美妙的体验。”
原来是让人踩着玩的,这种感受我有,对那种有小泡泡的包装膜,以前总是会随手捏破几个泡泡,听听响声,或者无聊时将小塑料袋捏成气泡,再一用力,“砰”的一声,又好玩又放松心情。
禁不住在心中暗暗感叹,这种感觉可能人人都有,但艺术家高洋的优秀就在于能将其抽象出来,成为艺术作品,令人佩服。
转过来,看到的是一件将熬成流质的糖灌注到有许多小孔的大钢管中,任由糖从小孔中流出凝结而成的艺术品。看着这件艺术品,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一件顽皮的往事。
我们小时候没有空调也没有电热毯,大冬天取暖最好的东西就是热水袋了。小时候每每捏着热水袋里那温温的、富有弹性的、能够流动的水,总想着这水如水枪一般喷出来时会有多么的好玩。于是,当时的我找来了一根钉子,将热水袋钻了个洞,就这么玩了起来。当时家里很穷,如此破坏“财物”,结果是招致母亲的一顿毒打。之所以记得这件事,或许是这次被打的实在是太凶了,所以刻在了脑海里。再进一步说,自己缺少艺术想象,也就是缺少“艺术细胞”,是否也与这经历有关呢?
难怪艺术家高洋,如此重视“玩”,“玩”与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就是一对“双胞胎”。
再过来,是一张高高的圆形小三脚凳,这件作品,高洋先生只给出了短短的“您的最佳伴侣”几字注解。心想如果这“三脚凳”真的伴着我,我会用它来做什么呢?在上面捏泥人?托着双手撑着脑袋发呆?置于屋角,在其上放养金鱼的小玻璃观赏鱼缸?
猛一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再次跌入了“具象”的陷阱,试着对其拍照,再对照片进行处理,没想到,“卡通”化的处理是自己最喜欢的,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内心深处,真的还是相当喜欢“玩”的。
这时老婆过来告诉我说,这张凳子其实不是展品,只是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人只要站在这张凳子前,灯光正好将人的影子打在自己的眼前,“玩”的意思就是人的影子是人的最佳伴侣之意。想想自己刚才的思绪,真是天马行空,不知“歪”到哪里去了。
然而艺术家是否在这“玩”中藏有深意呢?就我的理解,古人有所谓“顾影自怜”之说,而如今优秀的人们都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只有你的影子能始终不离不弃,从而感悟坚强而独立的人格,才是立身于世的法宝。
放眼展厅,还有一张桌子与凳子,桌子上还有一小叠撕下的书页,以为是他们布展时用的,还没有来得及清理出去。可是边上有人说那也是展品,赶忙前去观看,左看右看还是不懂,于是读起了墙上的说明:
“徒手撕下书中的文字,将文字组成简单的词汇,生涩难懂的哲学化为简单有趣的纸片。”
妙啊!如此普通之物,经这句语言的点睛,立即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果将人生的寒窗苦读,构建自己三观的过程,看作是将一页页书页撕下,将自己不喜欢的丢弃,将自己喜欢的内化于心的一个“玩乐”过程,那么人生该有多么轻松啊。或许这就是那些能将寒窗苦读视作是愉快玩乐过程的人,多数都成为精英的原因所在吧。
看着高洋从中学生直至博士生,一路走来,文化知识与专业学习的双重压力是很大的,但每次见他都是笑容可掬,轻声细语,他自身就是这件雕塑作品内涵的最真实写照。
在艺术之外还特别欣赏高洋先生将自己艺术上的启蒙老师,中学艺考的专业老师,以及本科学习时的雕塑教师都请来参加他的“大玩意儿”艺术展,用现在时髦的话说,那叫“不忘初心”。
祝福如此优秀的艺术家高洋,能在此次成功展览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犹如一只破茧成蝶的“金斑喙凤”在艺术的殿堂里飞翔出自己美丽的轨迹。
附:“大玩意儿”艺术展前言:
“大玩意儿”是一次实验性的艺术展览。它有三个关键词,“大”、“玩”、和“玩意儿”。大是尺寸也是年纪,玩指观者与作品的互动,也指作者的创作状态。玩意儿,指玩具,也指艺术品。
其中“玩意儿”和“玩”是我想说的。艺术观念产生于生活,然而当它被艺术家独立的抽离出来时,它又脱离了生活,这使艺术变得曲高和寡。
玩具的特性与艺术品十分接近。可以作为沟通大众与艺术间的桥梁,对于观者来说玩耍也有助于消除他们与艺术之间的隔阂,加速两者的沟通,不论艺术是否可以言说,“玩”都可以增进大众对艺术的理解。
--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