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 >> 观赏鱼的繁衍 >> 鱼缸水中氨含量超标会引起孔雀鱼针尾是真的
孔雀鱼一直是广大水族爱好者们所喜爱的品种。随着水族行业的发展,现在无论是市场上还是玩家手中都在追求品种的提纯与优化,黄化、白子、玻璃体、缎带、冠尾等等带有特殊特征的孔雀鱼越来越被玩家们所追捧。但是品种的提纯优化过程中虽然突出了一些特殊品种的漂亮的观赏特征,同时也是牺牲了孔雀鱼抗病能力为代价的。
那些多年接触过孔雀鱼的玩家们一定会有一个感触,那就是现在的孔雀鱼细分品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漂亮,但是这些孔雀鱼的抵抗力也越来越弱了。
老青年在很小的时候用罐头瓶子都能养的膘肥体壮的孔雀鱼,现在安置在系统缸中精心饲养的品系孔雀鱼还要养的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给你弄出点小毛病出来。
之前老青年写过一篇关于孔雀鱼针尾情况的原因分析,得到了广大鱼友的支持,也让我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基本掌握了对孔雀鱼的针尾情况的把控。但是现实中发生的一件事啪啪地打了老青年的脸,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永远都应该铭记于心。
事情是这样的,老青年的一个朋友最近新开了一个40方缸准备养孔雀鱼。不久前他从我家里捞走了30条尺寸不足3cm的兰草幼苗。这才没过几天他就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说这些孔雀鱼苗莫名其妙地在一夜之间全部针尾了,而且找不到发病原因!
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多年的老玩家,不存在水族小萌新们常犯的低级错误。在和他电话沟通后,基本排除了水温、病菌、病毒等情况,也让我这个之前对孔雀鱼针尾情况自认为了然于心的家伙充满了困惑。
最后经过了双方漫长的交流讨论之后,我把这缸鱼发生针尾的原因集中在了鱼缸水中的氨氮含量上!我刚把这个怀疑的意见提出来,就遭受到对方斩钉截铁的否定。对于一个玩鱼年头比驾驶证年限还多的老炮儿来说,当有人怀疑他的鱼缸水质出了问题的情况,基本上等同于否定他的养鱼水平。
最后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既然找不出导致针尾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利用排除法一项一项地把影响因素剥除,最后一定能找到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
病菌、病毒的致病因素特征目前还没有展示出来,所以我依然坚持检测水质为先。对于这位玩鱼多年的老司机,也许是对自己的养鱼水平太过自信,家里面根本就没有水质检测设备。
经过我的一再坚持,这位老哥最后气哼哼地去花鸟鱼市场买了一套水质检测套装,激恼地威胁我说如果水质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得我请他吃一顿铁锅炖大鹅来补偿他。
首先得到的答案是鱼缸水酸碱度PH值接近9,考虑到水族ph试纸比色卡的误差,应该碱性不会那么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缸水是明显的碱性水质,碱性水质对孔雀鱼来说非常适合。因为老青年养孔雀鱼的水也是把水质的酸碱度维持在8.5左右,这一项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废话,本来就没有问题,你还非得折腾我去浪费钱干这个明知道没有问题的测试!”电话那头朋友的抱怨明显对我的检测建议保持否定态度!
接下来测试氨氮含量的浓度,出来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氨浓度竟然达到了0.8mg/L!大家都知道水族环境中通常氨的安全浓度上限是0.2mg/L,超过这个上限标准,就会导致观赏鱼的各种状况,这位老哥的鱼缸水中的氨浓度已经超出了安全上限标准整整4倍。
我马上建议这位老哥赶紧换水加沸石或者活性炭,或者干脆挪到另外水质稳定的鱼缸中。但是我的建议遭到了他的拒绝,理由是只要氨氮浓度不是数量级这种级别的升高就根本不会产生太强的毒害作用,之前他有过氨氮浓度比这高得多的情况,鱼缸中养的是比孔雀鱼还娇嫩的燕鱼没有任何问题。这位老哥认为这点氨浓度不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并且对于我的建议和结论始终保持着颠覆性的态度。
人往往都是对于自身的自我评判保持着超出实际评价的认知,并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评判结果无比正确。在这一点上我和我这位老哥关于针尾原因判断的争执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我们两个人是以近乎争吵的状态下挂断了电话结束了争执。
晚饭的当口,我这位老哥又给我打来电话,说要请我吃烤羊腿。呵呵,我知道他的小心思,东北男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争吵的时候竭尽全力的爆发,事儿过去了依然还是好朋友。
我问他是不是针尾的小鱼儿有变化了?他告诉我说白天的时候翻看家里养鱼的耗材存货,还有一瓶没拆封的蛋白棉,就试着我的建议给鱼缸大换水后放上蛋白棉,一个下午的时间竟然发现了奇效。
这批针尾的孔雀鱼由于发现的早,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属于比较严重的夹尾状态,但还没有达到针尾的程度。但是经过他这么一折腾,竟然有几只状态稍轻的孔雀鱼的夹尾状态已经肉眼可见地得到恢复,而且其他鱼的夹尾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的一席话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这次孔雀鱼的夹尾针尾情况的确是由于氨氮含量超标引起的中毒反应。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呢?蛋白棉的使用效果就是我最好的佐证。
大家都知道氨含量的高低是水质检测的一个重要测试指标,但是很多鱼友并不是很清楚它是怎么影响到观赏鱼的吧?
其实氨具有较强的脂溶性亲和力,会影响观赏鱼的代谢系统和渗透压平衡,氨不仅能阻止观赏鱼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造成体内的离子型氨含量增高,降低血氧含量,引起窒息和组织出血性死亡,而且会刺激观赏鱼产生应激反应,使得鱼体体表的粘膜细胞的通透性增强,使得离子型氨类物质能够直接穿透粘膜直接对身体组织进行毒化伤害。
更要提醒水族玩家的是,氨的毒害作用强弱是和水中的PH值呈现正相关性的,PH值越高,氨的毒害程度就越强。
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我这位老哥对我的建议保持否定的态度误区的原因了。因为他之前养的是弱酸性水的燕鱼,氨在PH值较低的弱酸环境下的毒害效果实际上是比较弱的,但是在同等浓度条件下的碱性水环境中就会出现极具威胁的毒害作用。
这一次这位老哥的孔雀鱼就是因为PH值较高的碱性环境和氨浓度超标的双杀作用下让孔雀鱼一夜之间产生夹尾针尾的情况发生。
我之前的怀疑与建议方向上根本就没有错误,活性炭与沸石的吸附作用就是为了降低和减轻水中氨的含量,但是我却疏忽了蛋白棉这种大分子树脂颗粒的吸附作用!
这种树脂颗粒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保持空气缸的通透水色,对于快速吸附氨氮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角色,而且有些高效蛋白棉里面除了吸附型树脂颗粒之外还有一定量的离子交换型树脂颗粒,它可以大幅度地吸附非离子型氨,而且能够高效率地与水中的离子型氨进行置换,从而快速有效地降低水中氨的浓度,我想他用的应该是后者。
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对我之前写过的那篇关于孔雀鱼针尾原因以及对应治疗方法的一个补充,也许很多孔雀鱼玩家和我这位老哥一样,对自己的养鱼水平很是自信,但是往往就是因为这份自信,偶尔的一个小失误就会引起追悔莫及的后果。
这位老哥后来告诉我,鱼缸之所以引起氨超标的原因是家中嫂子为了让小鱼快快长大,背着他偷偷给小鱼苗缸多喂了一些冷冻丰年虾,残饵过多堆积在过滤中引起的。
至于我这小爆脾气的老哥与嫂子后来的事情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呐!